而在藍星這邊,是大趙朝時傳到了中亞。
都是因為龍國海運商業的發展,才外傳的。
所以導航裝置這種東西,一開始就是龍國最早發明的。
不過指南車比司南更早了一千多年。
阿西多:“有圖紙嗎?”
林軒將圖紙展示在了螢幕上。
阿西多·巴爾克斯作為青蓮花跑車的設計師,對機械裝置那可以說是精通,本人就是全球最知名的機械師之一。
看完裝置,阿西多驚訝:“這麼簡單?”
阿西多以為內部的裝置會非常的複雜,比如說有速差感應裝置,動能傳到裝置,自定位裝置,最終合成了指南針。
事實上,整個裝置一共就四個部分組成。
車輪,原始齒輪,齒輪橫杆組成的簡易齒輪組,指南棍。
阿西多仔細的計算了一下:“如果是在平地,地面左右高差不超過五厘米的情況下,在二十二公里內,它的方向不會便宜一度以上。”
“如果是有很多坑窪地帶,一百三十公里內,能勉強鎖死十度夾角的指南效率。”
“好強啊!”
阿西多:“這麼簡單,完全是硬傳遞,這一點我是沒想到的。”
“龍國古代比其他文明領地範圍大很多,才有指南的需求,後來司南和指南針相距發明後,這種古老的裝置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的。”
而西方,就沒有發明過這指南車。
一直到現代車輛發明,都沒有發明過指南裝置。
一直到現代資訊化時代,才有了車載導航。
原因很簡單,因為龍國的指南針傳到了西方,所以西方用不著發明指南裝置,直接撿來用就行。
情況和現在一模一樣。
西方不需要去研究地星汽車,只需要把利益讓給地星汽車公司一部分,然後把地星汽車的東西拿來用就行。
談及科技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龍國在科技方面建樹很少。
事實上,在1780年之前,全球發明的對社會又推動性作用的工具和裝置中,八成都是龍國發明的。
而藍星這邊科技方面做的還稍微好一點,沒有大清,就沒有科技封鎖,大魏時代,也還有領先世界的科技產物出現。
大清實在是太狗了。
在康乾時代,曾經有人發明過激發效率比同時代西方毛瑟槍還要優秀的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