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一次靈氣潮漲時期,已經飛昇去上界名叫“應賅”的卦師所留,算到了這支後裔將面臨斷子絕孫危機局面,裡頭都寫清楚了。
鐵片卦寶上刻有蟲鳥古字,需要用神識檢視:“緣起緣滅,即是渡劫。”
他捨不得這門卦術,便只能幫前輩消劫。
或許,這是一場新的緣起,他隱約覺得自己不能錯過。
“承惠三文銅錢,概不賒欠!”
張半仙將鐵片收進袖口,聲音平澹道。
這枚卦寶是應賅卦師付給他消劫的代價,捉鬼的小事,只值得三文銅錢,這是他自己定下的走脫凡路期間的規矩。
中年男子趕緊取出三枚銅子遞上,他知道江湖中高人多有怪癖。
三丈外的那名護衛看著落魄道士還真只收了三枚銅子,以及那塊像古董的鐵片,不由對算命道士刮目相看,現在再怎麼看道士都不像江湖騙子了,一舉一動都透著高人風範。
隔壁的胡師傅看著同行收拾東西,拿著布幌子跟著過路客滾蛋,他心底嫉妒得無以復加,同行的手段太高明,那個豪客已經入套,到了言聽計從叫不醒的盲從地步。
同行太狠了,百多兩銀票都瞧不上,這是要上門去將豪客騙得傾家蕩產啊。
他深感慚愧,這麼多年在街邊吃灰,時運不濟,從來沒有碰上如此好事,他趕緊將自己的地攤和杌扎挪到同行留下的風水寶地。
張半仙跟著中年男子走了大半天,來到巖平城,當晚便在應府後院擺下法壇,做法半宿,收掉五名與應府息息相關的家鬼,翌日飄然離去。
他不精通收鬼之術,些許小事,不宜勞煩觀主大老遠跑來。
他只是按鐵片中記載的法子,與當年應賅卦師留下的家鬼溝通一番,答應今後使用手段送五個殘缺鬼魂下冥域,消去應賅卦師的劫數,“說服”五鬼的過程花了不少時間。
觀主送幾個小鬼下冥域,舉手之勞,真不是難事。
離開巖平城,張半仙繼續北上,每到一個鎮子,他都要擺一兩個月卦攤,生意不在好壞,他“堪”的是凡俗人心人情,經常拿著小鐵片攏在袖內摩挲感悟卦術。
他有感覺,等他將這門送到手的神奇卦術,領悟出皮毛,便是他突破之時。
緣起緣滅,亦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