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西山村,沒幾戶人家象傅家這樣,把孩子都送去讀書的。
更多的是讓大孩子帶著小孩子,在村子邊上,上山下河,挖野菜抓小魚,這是他們的童年的樂趣。
現在開了春,許多原本躲在河底裡的魚兒也悄悄地冒了頭。
有時還能被孩子們抓到一些巴掌大的魚,他們都就地在河灘邊上,開膛破肚,刮鱗去腮,清理乾淨後,就撿了那樹枝剝皮後穿過魚身後,燒了火來烤。
只需要回家拿點鹽巴來撒上去,把魚烤的兩面金黃,他們就會把魚連骨頭都嚼碎了吞進肚子裡。
雖然腥氣,可至少是能飽肚子的。
畢竟如今好多家裡,都是一窩一窩的生孩子,一般一家三四個孩子都算是少的。
多的有生了十幾個孩子的,孩子一多,家裡能吃的東西扣除壯勞力要吃飽外,剩下的吃食分攤下來,自然就少了。
所以,春天和秋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季節。
春天,萬物復甦,好多東西都能吃。
秋天,碩果累累,好多東西都能吃。
所以,當知青點傳出來訊息,說能拿抓來的小魚兒去換水果糖。
想到那甜甜的滋味,好多大男孩都很是興奮的跑去河邊抓小魚了。
沒過幾天功夫,兩畝地所需要的魚苗就全給抓來了。
而且,那些魚苗基本都是兩指寬的小魚兒,這還是因為孩子們怕抓的小了,知青點的那些知青不要的緣故。
當寧靜看到滿滿一桶的兩指寬的小魚兒時,一時間都有些傻眼了。
不過,寧靜並沒有讓顧問他們白給。
她用雞蛋炒了炒後,就跟放好佐料的韭菜拌在一起,然後用麥粉做成韭菜餅讓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後的鐵蛋送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