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種下的稻穀產量低,可是他們也得把田裡的稻子給收回來。
等稻子收回後,儘快的翻地,然後種下玉米和番薯,至少趕在入冬前,能讓他們不餓死。
烈日灼灼,不光是寧靜,秀花和鐵蛋都一起下地幹活。
寧靜和秀花在前面割,鐵蛋在後面捆。
等一壟地割到頭,寧靜和秀花就調轉頭,繼續割另外一壟地。
而鐵蛋把之前捆好的稻子,幾捆抱在一起運到田埂邊上的木板車上。
等木板車堆的冒了尖,就有人會過來,把這些稻子拉到曬場去打穀子。
打出來的穀子,直接鋪在曬場上曬。
象秀春和四丫這樣年紀偏小的,就挽著一個小籃子,在割的光溜溜,只剩下稻草一茬茬的頭的田裡,撿那些掉在田裡的稻穗。
龍鳳胎兩個也跟在她們兩個人身後,懂事的幫忙撿。
一天下來,雖說曬的滿臉是汗,可也能撿出一捧的稻穀來。
別看這一捧稻穀,村子裡的孩子們會把自己撿的稻穀湊到一起,然後燒了稻草後,把稻穀丟進去。
被火燒的稻穀,很快會爆出一顆顆米花來。
這可是村子裡,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零嘴了。
不過,有些家裡面窮的,哪裡捨得給孩子們這麼糟蹋了糧食。
要是被大人們看到了,少不得要挨一頓揍。
畢竟,就算是稻草,那也是村裡的集體資產。
如今養殖的東西那麼多,稻草根本就不夠。
陳道輝和顧問他們把試驗田裡的兩畝地收完,就去挖隔壁之前種下去的花生。
因為施肥得當,挖出來的花生足足有好幾大籃子,他們稱了稱,大概有300斤不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