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寧靜沒想到的是,這次來送湯的居然還有知青點的幾個知青。
他們送的就畢竟破費一些,居然是買了孩子們穿的和尚服。
寧靜略微驚訝了片刻後,在回的奶糖盒子裡,塞了布票。
雖說小孩子的和尚服並不費布料,可人家是一片心意,這布票得還給他們。
畢竟據她所知,在如今到這邊知青點的兩批知青,原本心中可能還有些回去的想法。
可自從西山村的日子越過越好後,他們回去的心思就淡了許多。
畢竟現在城裡的日子,並不一定比現在的西山村過的更好。
甚至有幾個知青過年時回家去後,發現家裡的飯菜根本吃不飽。
那粥都清的能當鏡子用,過年的時間,也吃不到一口肉。
主要是有錢有票,也不一定能買到自己想吃的東西。
哪裡象在西山村過年,除了分豬肉外,還能分魚。
當然,這得要他們下地辛苦勞動,過年時,村長才會分給他們一些。
這些知青這兩年過年的時候,回家去了再回來,兩邊不同的待遇讓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
只要他們好好的在西山村勞動,聽村長的話,日子過的肯定要比城裡要過的好。
不過,相比其他大隊,西山村明顯好過的日子要比別的大隊好上幾個檔次。
據說村裡養副業這件事情,可是傅家跟村長提出來的。
所以,寧靜生了孩子,那些知青點的知青,自然大傢伙一起湊錢湊布票給兩個孩子買了兩件和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