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李恪身上的炙熱與渴望感染了劉仁軌。
劉仁軌的虎目之中掠過一抹凝重,對著李恪深深一躬:“末將,必不負殿下所託,將勳衛訓練成這個天下的精髓!”
這一刻劉仁軌是鄭重地,也是極為認真的。
因為他清楚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的玄甲軍演變的百騎的強悍。
當年渭水之盟,李世民率領的六騎就是百騎的中的佼佼者。那可是面對頡利可汗數十萬精銳大軍面不改色的存在。
劉仁軌敢答應下來,就是清楚百騎強大。對於他而言,只有這樣挑戰性的任務,才能讓他全力以赴。
而且在這一番話中,他看到了李恪的野心,以及那一顆不甘於人下的豪情壯志。
故而,劉仁規接受了蜀王李恪,認為他是一個值得追隨的明主。
他當然清楚李恪上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這終歸是有一線生機。
這個時候的劉仁軌就像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當年諸葛亮不是不清楚,曹魏大勢所趨,江東三世之基。
但是他依舊是選擇了劉備這個坐困新野的爛魚爛蝦,這不僅是因為諸葛亮的自負。
更因為不管是前往曹魏還是江東,諸葛亮免不了有實習期,而劉備處一無所有,會對他偏聽偏用。
這個時候的劉仁軌也是如此,他清楚東宮李承乾最有希望繼承皇位,更有皇后以及長孫無忌為之羽翼。
甚至於衛王李泰也是嫡子,處境都沒有李恪艱難,但是李承乾與李泰的一切優勢,都抵不過李恪對於他的重視。
只有這樣的李恪,才能讓的發揮他真正的能力,一展胸中所學。
這一刻,劉仁軌對於李恪產生了一絲感動。
此刻,劉仁軌產生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
蜀王李恪以國士待之,他劉仁軌必將以國士報之。
......
“小衛子,整合勳衛,本王要訓話——”與劉仁軌一前一後的走著,李恪對衛勾,道。
“是——”
點頭答應一聲,衛勾轉頭大喝一聲:“殿下有令:勳衛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