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蕭敬軒看完奏摺後。心中大喜,雖然還沒有見過這幾個農作物。
但是張常寧的奏摺中,已經明確的描述了這些作物的產量和功效。
欣喜若狂的蕭敬軒立刻對著侍立在一旁的內侍說道。
“立刻傳旨,讓張常寧立刻帶領大隊人馬,護送番邦的使團立刻進京,加快。”
“是,內臣立刻去辦。”
等到內侍退下後,蕭敬軒依舊沉浸在喜悅之中,無法自拔。
如果這些農作物真的像奏章裡說的那樣,那麼對燕國的作用可就真的太大了。
要知道燕地諸州的天氣實在的過於寒冷了,一到冬天,燕地的百姓幾乎都無法出門。
而且由於天氣的原因,這些百姓在冬天幾乎一日一餐。
沒辦法,因為這些地方糧食只能種一茬,而且產量有限。
在蕭敬軒焦急的等待中,收到聖旨的張常寧絲毫不敢怠慢,收拾好行囊後,便立刻帶著五千精兵護送著番邦的使者,向著營州進發。
蕭敬軒等了差不多半個多月,終於見到這些番邦的使者。
經過這些使者的確認後,蕭敬軒對於這些種子立刻就喜愛了。
緊接著,蕭敬軒下令,在營州周圍立刻空出十幾個農莊用於種植這些農作物,同時讓這些使者在一旁負責指導。
隨著蕭敬軒聖旨的下達,蕭敬軒很明顯就感覺到燕國的氣運立刻就增加了一大截。
氣運的變化讓蕭敬軒對於這種作物的信心變得更加的巨大。
為了彰顯自己對於這些作物的支援,蕭敬軒在城郊特意開闢出了十畝良田,由蕭敬軒自己親自種植。
於此同時,身在慎州的雷奔也終於向著盤踞在慎州與白城交界處的蠻族發動了攻擊。
雷奔手中的騎兵並不多,只有萬人,加上葉雄的虎豹騎也不過三萬人。
要是換做以前,僅有三萬騎兵的雷奔自然不敢進攻蠻族。
可是如今的蠻族早就四分五裂,實力大損。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對抗中原諸國了。
雖然這次大戰的主帥是雷奔,可是副帥葉雄手中的兵力最多。
於是,雷奔便兵分兩路,雷奔負責打通慎州與白城的通道。消滅盤踞在兩地中間的蠻族。
而葉雄則率領這一萬五千虎豹騎對外圍的蠻族發動清剿。
與之前不同,葉雄在面對蠻族時,並沒有下屠殺令,如今攻守異位,已經沒有趕盡殺絕了。
隨著一個個蠻族部落被攻陷,大批的蠻族青壯被押往慎州與白城中間,用來修築城池。
對於這個新建的城池,葉雄奏請過蕭敬軒後,將其命名為雄州城,用以表彰這次大軍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