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7章 細說趙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章 細說趙家 (2 / 2)

李氏焦急,暗忖:就連紀夫人都不知道趙知州的大公子品性?要萬一……一代不如一代,趙大公子甚至還不如趙知州,春歸要怎麼辦?

紀夫人看不見李氏,自是不知她的焦急,拉了春歸的手:“沈夫人和沈皇后,差著好些年歲,那時我嫁來汾陽,沈夫人尚且稚拙,故而對她的性情,我竟也不甚瞭解,又後來,我守了寡,夫家也敗落了,我只求寧兒能平安長大,娶妻生子,竟未過問外間世事,真不知趙、沈兩家是何情形,只想著,皇上對趙閣老如此敬重,應當不會薄待,你若嫁給趙閣老的嫡長孫,這婚事還是沈夫人主動促成,就算鄭貴妃得寵,榮國公府也不敢再挑釁。”

“兒,彷彿也只有這條出路了。”春歸的決斷倒是乾脆利落:“還煩紀伯母轉告沈夫人,能蒙青睞,三生之幸。”

說完看向阿孃,只見連連頷首,卻又落淚如珠。

她的阿孃喲,就是這樣多愁善感,艱難時為她擔憂,見有了出路,卻仍然放心不下。

“春兒,我一直看你,都是果斷剛強,於閨閣而言十分難得,我也相信但凡給你一條出路,你就能堅持到柳暗花明,更多的叮囑大無必要,只有幾件東西,我相賜予你。”

春歸接過一看,卻是幾本書冊,分明便是女四書,再額加一本《烈女傳》。

這比從天而降的一樁“美滿”姻緣更讓春歸驚諤了,她很知道紀夫人的性情,也不說那些違心話:“紀伯母這是……給錯了東西?”

這孩子,還是那性情,動不動就犯傻!李氏忍不住頓足,連連擺頭。

紀夫人卻哈哈大笑:“怎麼?我可是有貞節牌坊的榮譽,教導你這些哪裡值得詫異?”

“在兒看來,伯母可從來沒將那面牌坊看作榮譽,也從不把禮教規範當成律束。”

紀夫人是什麼脾性?真要是把女四書等等奉為玉律,哪裡還會為她出謀劃策,教她怎麼和族人抗爭,當眾上演那麼一出鬧劇。

“好孩子,真是個聰明的丫頭。”紀夫人笑過之後,眼角卻有些溼潤,似乎觸及已經塵封的心情,她突然有了傾訴的慾望:“有一些事,我已經多年沒對人提起過了,也以為,再也不會說出來,但今天……”

她有些出神地望著窗外,那一株合歡樹,寓意美好,但孤寂已久。

不知不覺,守著這棵樹,年華老去的她,當年收拾好那些華衣美服,積壓在看不見的角落,從此困步在這所宅院,幾重圍牆,不計春秋寒暑,任由交替。

當初的她,何嘗沒有出路?這一切,卻是心甘情願的。

“我是家裡的小女兒,光宗帝時,我的姑母是太后,我很小的時候,就被姑母接入宮廷,我喚光宗帝為兄長,那時的我,當真相信有兄長庇護,這一生當長享安榮……十五及笄,十七而嫁,雖遠別父母,可姑母給我挑的這門姻緣,確是極好的,但好景不長,寧兒剛剛出生不久,翁爹便因大不敬獲罪,連坐滿門,除了我與寧兒以外,我的相公,我的伯叔,婆母妯娌……夫家所有的人,那些待我親近的,隔閡的,一夕之間,都不在了。”

似有悲涼,從眉宇一掠,深入眼底。

“皇兄是待我真好呀,不僅讓我留下了寧兒,且還準我再嫁,他安撫我,說要親自再為我擇一良人。”

“可是他不知道,從來不知道,於我而言,再也不會有良人了,我的良人,已經死在他的鍘刀之下,他不知道我有多絕望,有多心痛,我也不敢讓他知道我有多心痛,有多怨恨……因為我還有寧兒,他不能在失去所有親人之後,連我也失去了。”

紀夫人收回目光,看著春歸:“我只能以節烈當作藉口,才能守在這裡,守著我,不可再有的天長地久、山盟海誓,我從來不把那些所謂的禮法放在眼裡,但最終,我卻只能利用它們,利用那一面貞節牌坊,保持我的初心。”

“伯母……”

“我需要的不是安慰。”紀夫人淺笑:“我是心存遺憾,但在無奈的不能改變的境地,我至少,做了我想做的事。春歸,若你父親還在世,我相信他會護你一生周全,縱你一世恣意,這些所謂女範婦德,你不需理會。”

“但是,你將來要去的地方,沒有你的父親,沒有那個無論何時,都會站在你身前,為你遮風擋雨的人。你只能,把這些東西爛熟於胸,才能學會利用它們,不為信奉這些東西的世人所傷害。”

其實有很多的人,有很多鮮活的生命,無不想要掙扎想要擺脫束縛。

但個人的力量,太過太過微弱了,無法與強悍的世俗抗爭,就像紀夫人明明痛恨光宗帝摧毀了她的人生,但她甚至不能有絲毫怨言。

顧氏春歸,你是否也做好了準備,走上這條,風雲莫測的岔道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