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終於重重冷哼一聲:“顧氏你自從入宮以來,從未到我壽康宮拜安,豈不是對我心存不敬?你心裡自然是不願聽從我的驅使,明面上不敢拒絕,暗地裡卻使這等子花招,以為憑你三寸不爛之舌便能脫罪,我今日若輕饒你,豈不是縱容你這刁婦目中無人無法無天?”
張太后既開口問罪,春歸也只好無奈的雙膝跪地,這經歷,還真可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偏偏張太后又不比得太子妃,這位是真有治罪命婦官眷的特權。
不過認罪是當然不能的,春歸只有一句簡短的辯解:“臣婦萬萬不敢失敬太后娘娘,望娘娘明察。”
“那我問你,你是否從未來壽康宮拜安?!”
這倒是真的,春歸神色平靜:“臣婦入宮是奉聖令,依從聖令乃是應召於惠妃,惠妃娘娘並未囑令臣婦前來壽康宮拜安,依據宮中法紀,臣婦不敢自作主張貿然拜安。”
“好個巧言奪辯的刁婦!”張太后大怒:“顧氏失敬,當責掌臉!”
劉女使飛快道一聲“遵令”,這位應當便是壽康宮負責執罰的宮人,因為她已經接過了一個宦官遞上的竹板,冷著臉面向春歸。
掌臉,用的卻不是巴掌,用的是和巴掌等寬且上帶毛刺的竹板,春歸毫不懷疑劉女使會下死力,真要是受此刑罰,她這張臉今日必須毀在壽康宮。
千鈞一髮的時刻,聖德太后應當會從天而降了吧。
“老奴懇請娘娘慎重。”忽聽一句勸阻,春歸倒是一怔。
出聲勸阻的人正是嚴宮令。
“顧宜人有朝廷誥命在身,又與宮人麗月各執一詞,老奴以為娘娘不應如此武斷便降罪於顧宜人。”
春歸:???
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嚴宮令竟然會阻撓聖慈太后的暴行!
春歸併不以為劉女使是為惠妃收買——首先喬才人供認了是她舉薦,張太后才會突發奇想讓自己烹飪湯膳,且就算魚蝦乃張太后禁忌,可張太后為了此等小事大發雷霆並不符合常理,只有一個可能,是張太后需要這樣一個由頭髮威,目的就是毀了自己的容貌,雖然想不通張太后為何有此想法,不過劉女使只是配合張太后行計應當確鑿。
嚴宮令身為壽康宮的第一宮人,怎會看不透這點伎倆,不過卻公然阻止張太后的計劃……難不成嚴宮令是慈寧宮的人?
“麗月和顧氏無怨無仇,作何要謗害她?且麗月在我身邊服侍這些年,一貫小心謹慎畢恭畢敬,怎會明知我的禁忌而有意觸犯?!”張太后竟然與嚴宮令理論起來。
“便是顧宜人真犯罪錯,然外命婦不應處以適用於宮婢之刑,奴婢以為娘娘理當按法例處罪。”
“不敬犯上,罪該萬死,我僅處以掌臉之刑是從輕罰罪,為的是體現天家的寬仁。”
“不敬犯上之罪,當行公論而處,娘娘不該動用私刑,這並不能體現皇室寬仁,反而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