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並不認為阿父會輕信一面之辭。”
“一面之辭可是你的妾室說的,陶氏又是隨你一同前往江南。”
“詢並不知陶氏因何誤解,將詢看作齷齪無恥之人。”太子暗暗咬牙,此刻連自己都不能確鑿內心真實想法,齷齪無恥四字說出,臉上火辣辣,但並不樂意承認。
弘復帝錯開目光:“為防後患,朕已決定,處死趙逕勿夫婦二人。”
皇太子緘默。
“你仍不求情?”
“皇上並非問臣意見,而是宣判,臣,不敢違抗聖令。”
又是一個不敢!!!
“詢兒,我希望你能體諒為父的一片苦心。”
“阿父,詢為父之子,雖知阿父這般決斷大失公允,但詢明白阿父的苦心,阿父是為社稷國祚才做此決斷,詢若怨,當怨自己德不配位,無法贏獲阿父信任,所以才至阿父不惜棄捨素來仁厚之名,阿父是因秦詢才當此惡人。所以秦詢怎敢違抗聖令。”
太子這話對弘復帝而言到底有所觸動,他看得出太子此時確在隱忍,也許是因為與蘭庭的知交之誼,也可能是因為顧氏,當然兩個不同的原因會造成判若天淵的後果,不過讓弘復帝此時略覺放心的是,太子心中仍有社稷國祚,只要時時以此為重,那麼心中長存警誡,便不會放縱言行。
只不過……
弘復帝伸手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詢兒能體諒為父便好,我也不瞞詢兒,蘭庭為國之棟樑,百年難遇的能臣賢士,無論於公於私我並不願將其責處,只他一心要同妻室赴死……詢兒替我相賜鴆酒,最後再相規勸。若他能於此一事上顧念大局,我秦姓宗室絕不負他軒翥堂一門三代忠義相佐。顧氏雖死,亦可大享死後哀榮。”
這是要讓太子親自出面賜死。
“兒臣,遵令。”太子咬牙應諾,短短四字說得無比艱辛。
弘復帝便喚高得宜入內,讓他取早已備好的一壺鴆酒,隨太子同往萬歲山的萬春苑。
這一路,太子深覺步步維艱,他不知蘭庭的一番設計是否發揮效用,不知這一趟往萬春苑能不能讓蘭庭和春歸死裡逃生,他只能在腦子裡不斷重複蘭庭當日的告囑,才能摁捺下向高得宜探問打聽的念頭。
只要稍露破綻,便是萬劫不復。
太子明白唯一的破局之機,便是讓弘復帝相信他不管私慾存不存在,都不會因為私慾喪失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