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塵費勁心思,終於把曉組織拉上了自己的戰車。
而等聯合中忍考試前兩場結束,間隔一個月的空檔期。
在益塵的協調下,土之國、水之國、河之國和雨之國坐到了一起,開始了結盟談判。
這次談判土之國是提議者和主導者,河之國和雨之國是被益塵給忽悠過來的,水之國是因為被七忍刀吊著才過來的。
但談判桌上最積極的卻是河之國和雨之國。
因為在益塵表達了要在戰後升級河忍村的事情後,河之國和雨之國就不淡定了。
河忍村升級為第六大忍村,這是好事,但是誰成為第六大國呢?
於是河之國以及雨之國的代表就掐起來了。
這個益塵事先也沒有預料到,益塵並不看重河之國和雨之國兩國的國力。
甚至益塵都不看重兩國除彌彥五人之外的普通忍者。
所以益塵能夠想起讓河忍村升級,但他卻忘記了到底應該把河之國還是雨之國升格為第六大國。
首發網址http://et
結果在結盟談判中,這兩國的代表當著土之國、水之國,以及三個忍村代表的面吵得不可開交。
河之國大名的使者說:“河忍村就在河之國,河忍村升級為第六大忍村,那跟著升級的就必須是河之國。”
“哪有把大忍村安置在中小國家的道理。”
但是雨之國大名的使者卻說:“以前的河忍村自然是河之國的忍村。但是新建的河忍村是曉組織幹掉半藏,並且勢力範圍包涵了河雨兩國之後才建立的。”
“新的河忍村其實只是用了原有忍村的名字。從人員到理念已經完全和原忍村無關了。”
“而彌彥、長門、小楠三人都是雨之國的人,所謂河忍村的其他骨幹忍者中多數也是之前在雨之國時曉組織招募的早期成員。他們都是屬於雨之國的。”
雙方各執一詞,說得都在理,益塵作為外人不好參與,彌彥一時也難以抉擇。
所以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
雖然在益塵的協調下,很多和這件事情無關的條約都達成了,但是關於三家正式結盟這事最後還是無法確定。
最後,眼看第三場考試臨近了,益塵給彌彥出了個主意。
讓河雨兩國先進行一次結盟,一個全方位的結盟。然後他們以結盟後的聯盟名義成為忍界第六大勢力。
河雨兩國的聯盟享受和五大國同等的權力。
彌彥同意了。
兩國使者本不想答應,但是誰都不想這時候得罪彌彥,所以猶豫過後還是捏著鼻子認了。
終於,三個忍村,四個國家簽訂了最終的盟約。
盟約約定:三方共同進退。一方遭到攻擊,另外兩方都需要支援。
盟約還約定:任何一方不得未經其他雙方同意就擅自主動和其他大忍村開戰。
第一條對益塵有利,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