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裴若雲覺得,這麼叫他的話,就好像他的年紀也在隨著時間流逝,就好像他的生命沒有停止,他也在另一邊,正隨著她一起變老。
所以她喜歡這麼叫他。
說起來,他們一開始認識的時候,她還因為名字的事情,和他鬧過不愉快。
許嵐之為了和她親近,說他們的名字很相配,問她知不知道“嵐”字是什麼意思。
裴若雲那時候還在批發市場做攤位,高中都沒有念過的農村女孩,哪裡知道這些,她認定他的提問是在向她賣弄學識,是在故意刁難她,於是轉身就走。
唸書念得多,有什麼了不起。
她才不稀罕。
她板著臉,腰板也挺得直直的,表現得特別驕傲,特別有骨氣。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不是驕傲,也不是骨氣,那其實是一種自卑帶來的敏感,是一種下意識的自我保護。
許嵐之不知道為什麼惹惱了她,追了上來,紅著臉跟她道歉。
裴若雲又有些不知所措起來。
她從小到大得到的道歉,加起來還沒有一天受到的白眼要多。
後來許嵐之請她吃飯,她支支吾吾地同意了。
就是那天,她知道了,原來“嵐”字的意思,是山霧,是雲氣在山谷裡蒸騰而起。
也是那天,她知道了,原來她自己的名字也很好聽。
她以前沒覺得自己的名字有多好聽,裴是祖姓,若是輩分,雲是依著家族裡其他叫霞啊月啊的姐妹,隨便取的。
農村裡都是這樣的。
直到許嵐之給她唸了那句詩,她腦子聰明,記憶力好,聽一遍就能背出來。
那詩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許嵐之給她解釋這詩的意思,水窮之處有云起,看似絕路,只要豁達面對,總有新的契機。
裴若雲聽完想,這是好詩。
她喜歡這詩。
還喜歡自己原本覺得平平無奇的名字。
還喜歡…給她唸詩的人。
後來許嵐之給她表白,他那樣的人,連表白的方式都很老派,他給她寫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