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運那清朗的聲音,本就和文言古風十分契合。
此時透過大禮堂一流的音響裝置,將如此充滿古韻的文字朗誦出來,讓所有人都心旌搖曳。
察覺到臺底下那些震驚莫名的眼神,李天運心中暗笑。
眾人的反應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自從有了青囊書與黃帝本經以來,他一直專研學習,不知不覺間對古言有了極深的造詣。
當初在確定推脫不了新生講話這差事以後,他便開始準備內容。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所謂致辭不過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內容,如何能出奇制勝?
李天運對於這個問題思考了許久,最後決定用文言文的方式來做新生致辭。
今天,果然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江左自古多儒士,溫文之風,東南尤盛,凡及言論,無不嘔嘔,或坐雕閣,或臨清溪,博弈之態,無不悅和。”
“旨非取娛,是以修身,上及三公,下至白丁,但凡相見,無不揖行。先人良風,傳續至今,吾輩不敢背棄,當固身以修心,以成賢德,續太學之令名。”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當下之坐,天下精英,國之棟樑。然,不言,誰知其志?不行,安顯其志?”
“一介書生,綿帛之力。胸懷天下,出仕入商。斂取貲財,扶拔東南。君不見留得青史傳芳,至今猶憶張季直。吾輩當循其履跡。遠立志,長躬行,以成大事。”
“自次宗講學於雞籠山下,至於今日。萬千豪傑,習成於斯。某雖不才,願借東南紫氣。以成其事,顯於當世,傳於後朝。”
“東南自古多才俊,何況步步登高?見進不見止,何懼九迂山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謝謝!”
李天運朝臺下鞠了一躬,然後轉身就走。
現場的人依然在回味消化著李天運的古言致辭。
就連最前排的校領導也因為過於震驚,而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李天運走進了後臺,大禮堂裡這才有人清醒過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掌聲從一開始的零零散散,漸漸變得狂暴,最後更是經久不息。
無疑,李天運今日的新生致辭是絕對成功的。
成功甚至都形容得不夠貼切。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驚世駭俗。
誰都沒有想到,在現在這個高度資訊化的社會里,一個剛剛邁進大學的學生,竟然擁有如此之高的古文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