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除了那對痛失親人的母女,鎮子上的人們都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人們抬著硬邦邦的狗屍體,敲著鑼,打著鼓,在鎮子裡四處歡呼,奔走相告。
“這歡騰氣氛的核心,就是你六爺。他被全鎮的人,也被十里八鄉趕來看熱鬧的人奉為英雄。
“我幫著鎮裡的幾位長者將那三具屍體入了殮。
“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們住的店外就有人敲門。你六爺晚上鬧得太晚了,還在睡覺。
“我下樓準備去開門,走到樓梯中間,一群人已經進來了,是店主開的門。
“頭首一位中年人說:‘小行客,我們鎮裡今天擺大席,為您二位英雄慶功。那位英雄呢?’
“我知道他們不是來找我的,向樓上努了一下嘴,說道:‘還在樓上沒起來。’
“眾人把我擠在一邊,一擁而上直往樓上去了。
“我下了樓梯,來到店主櫃檯,對店主說:‘我有事出去一陣子,我的同伴要問我,你就說晌午前會回來的。’
“說完出了店門,沿著鎮子的街道一直向西而行。
“出了鎮子又走了半里地,有一條小路從大道一直往北通向一座山。
“這座山不大,半山和山頂上,樹木蔥蘢中幾間房舍若隱若現,有飛簷翹角展露在外。
“我想這不是普通人家的住宅,應當是座廟宇。再看看四周,並沒有其他的廟存在,因此確定這就是晚上黑衣人說的湫神廟。
“沿著小路走了半鍋煙的功夫,就到了山腳下。山很陡,有一條石頭階梯通往上面,是在石崖壁上鑿出來的。
“我三步並做兩步往上面衝去,——年輕的時候上山都是這樣,感覺跑著上山不累,一步一階地爬山才會腿痠。我想你應該最清楚吧。——轉過一道彎,看見有一座山門,上面的匾額只剩下半邊,也看不清寫的什麼字。
“進了山門,山勢稍微平緩了些,右手邊山崖下有三間殿宇,裡面供奉著三清,三清面朝山下,靜悄悄注視著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左邊崖邊是背對著山下磚砌的土地神龕。
“繼續往前,在山上繞了兩個圈後,我來到了山頂。
“路的盡頭又是一座廟門。進了門,正中臺階之上一座大的神殿,左右各一排偏殿,與廟門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四合院。
“我徑直走上臺階,進了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