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城行宮正堂邊的偏室內,君母坐在正對窗戶的八仙桌旁的椅子上,不停地抹著眼淚。身後站著燃裳荼。
“君母左手邊隔著八仙桌的另一把椅子上坐著燃裳苴。
“君母右手邊兩重簾子後,便是玉華躺著的一張八步床。
“我一個人坐在兩重簾子之間的圓凳上,靜靜等待玉華醒來。半個時辰前,已有大夫為玉華把過脈。與燃裳苴所說一致,大夫也聲稱玉華只是憂憤過度,並無大礙。
“將近晌午之時,玉華醒了。
“她一轉頭首先看到了我,用虛弱的聲音說道:‘佛爺代,你能不能離我近一點。’
“聽見玉華說話,君母和燃裳苴都唰地站了起來,後來見玉華叫的是我,都又緩緩坐了下去。
“我站起身來,將圓凳挪進了第一重簾子之內,坐在了玉華的床頭。
“玉華從被子側面伸出了一隻手,我用兩手緊緊握了。
“玉華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問道:‘佛爺代,你實話告訴我,這次帶我出來,是真心想和我相依相伴,還是為了應人所託?’
“此時她的眼神不再像之前那麼冷峻,卻蘊含著溫情。問完我話之後,眼中又增加了幾份期待。
“我說:‘前次進山,君母確實託我將你帶回旱魃之境。本想見你之後,對你說知緣由,再行勸導之事。
“‘但自從走山回去之後,一直沒機會與你碰面,後來又接連發生紛繁之事,這事便被我拋諸腦後了。
“‘昨日聽你說你娘在你身上施了鎖蹤彰跡訣,能追蹤我們逃跑的行蹤,你又問我有沒有你娘不能去或不敢去的地方。
“‘我首先想到了我學藝之地首陽山,可一想,去那裡有可能會引起希母與首陽山之間的紛爭,從而影響世間的安寧與和平。
“‘情急之下,我猛然想到了君母所託之事。
“‘君母是你的生母,旱魃族之地又不受希母所管轄。我心想,到了這裡,即使貞姨追蹤而來,你也有留在此處的理由,就算貞姨再不願意,她也不會輕易挑起媧皇族與旱魃族的爭端。
“‘當時我想,等我們到了旱魃之地,我再慢慢給你解釋你與旱魃族、與君母的淵源。你能認君母當然最好,如果不能相認,你我也可暫時寄居於旱魃之地,並結為夫妻,然後再想辦法讓貞姨接受我們之間木已成舟的事實。
“‘可誰成想,一入密林,就遇到了歡兜人的襲擊,接著貞姨那麼快又追了來。我也就沒有機會向你解釋我的想法。
“‘我仇佛爺代可以對天發誓,如果對你有半天虛情,就……’
“說到這裡,玉華使勁搖了搖我的手,頭微微來回轉了兩下,開口說道:‘對不起,佛爺代。我不該懷疑你。當時我太激動了,頭腦裡一片空白,一些話好像直接就從舌尖上冒出去的,並沒有經過大腦。’
“玉華說完朝我背後看了看,我立馬起身看了一眼君母,站在了一邊。
“君母會意,三步並作兩步走到了玉華床前,坐在了圓凳上。
“玉華看了一眼君母,哭了起來。
“君母強忍住眼淚寬慰道:‘孩子,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