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無奈道:“不知,來時聽說主公已經將涇原郡撤銷併入安定郡,李恢仍為太守。新平郡調周不疑為太守,率兵馬駐守,天水郡由南安太守廖立接管,看樣子王上是想找機會起用廖立。至於用兵不曉詳細,事關機密,不過深究!”
關羽讚許道:“應當如此!”
馬良又道:“王上已經發王命,春耕完畢十六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男丁全部進行訓練,各村縣都有派屯長、校尉,王上往漢中增派兵馬,兩川已經全面備戰。”
龐統道:“看來王上足夠重視我等之言,畢竟曹丕肯定不甘心,兩方大戰是早晚的事,想來涼州黃權他們差不多收到王命。
對了季常,江東那邊王上有什麼打算嗎?”
馬良道:“這個未曾聽說,士元既然說起,待我返回見到王上時稟報,早做準備!”
龐統道:“最好,我們同曹丕終究差距不小,江東孫權站在哪邊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不可不慎重!”
馬良答應,繼續道:“來時王上還囑咐我一件事,說是甘寧病好些的話同泠苞一起隨我入川,面見王上,王上有大事相商!”
關羽奇道:“泠苞入川八成是因為調他為水軍都督一事要詳加安撫,可調興霸入川為何?”
龐統亦不明所以,馬良道:“王上以為甘寧為人脾氣急躁,勇武過人,精通水步兩戰,多年征戰鮮嘗敗績,北伐率領主力突遭大敗以其性格心中必然憤悶,若讓其一味養傷反而容易使其氣憤交集。
故王上先安排事由,使其心靜撫傷,待到成都再多加安慰,振奮心神方好再戰。另外聽王上口氣好像確實有事!”
龐統感慨道:“王上確實心細,我等都未曾想到這一層。”
關羽亦忙道:“既然如此,不留季常在此,且多勞煩奔波,往江陵見興霸!”
馬良起身道:“分內之事何勞之有!”當下辭行而去,自去同甘寧細說。
此後十餘日,北方形勢好轉,南陽城中的細作陸陸續續不停返回樊城,帶回訊息:南陽城中見到夏侯尚、曹休,前時城裡城外兵營林立,以此判斷兵力近十萬以上。
現在城外兵營撤去,兵馬在曹仁、徐晃、于禁、張郃等率領下都已陸續離開,不知往何處去,之前運送的器械、物資、糧秣等都停止的,民夫也散去了,城中不再嚴格管制。
聽罷細作所言,關羽令手下帶去領賞,與龐統道:“士元,魏軍匆匆散去了,怕是有詐!”
龐統道:“之前所派細作回來的極少,近期派出的細作能回來太多,哪怕魏軍解除戒嚴也不至於這般沒用,好似完全不管,像是故意要使我們得到訊息。
趙雲連破兩郡實際加起來不過六個縣,曹丕絕不至於因此事將聚集在南陽的兵馬調走,事出反常,不能不慎!”
關羽想了想道:“不論魏軍作何動靜,是想假意北慢我軍心還是虛張聲勢,不管曹丕作何部署,有何目的,我軍只管備戰保荊,以不變應萬變。
魏軍南下則與戰,不南下正好,新募兵馬正待訓練,戰船、器械、鎧甲加造補充,城池加固磚壘!”
龐統笑道:“不錯,何苦去猜曹丕的想法,但我們還需關注北方魏軍動向,還有先遣韓冉、白壽等人的訊息,既然南陽放開了,正好多派細作往北方探聽!韓冉、白壽孤懸北方,處境不妙,但願他們還未曾舉事,得到我軍的訊息趕緊退回荊州,否則以卵擊石,圖死無意!”
關羽沉默半晌道:“縱是舉事疲憊北方魏軍,消耗曹丕精力亦是為大漢出力,豈是枉死!”龐統聞言不再言語,往北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