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韓冉假意向尹逢提出由自己率精銳往潛入趙國郡城,暗藏身形,待大軍抵達城下里應外合攻破郡城。尹逢未曾多想,自以妙計,聽憑韓冉行事。
韓冉請命畢,拱手對尹逢懇切勸諫道:“將軍,魏軍不會聽憑我等肆意妄為,早晚必然會調集兵馬征討,將軍還是要早有應對,小心行事,以備不時之需!”
尹逢漫不經心道:“待拿下趙國在做打算吧!”韓冉見尹逢始終不聽良言,暗自嘆息而退。
韓冉將龐柔、馬玉、丁立等尚未戰死的眾人集合起來,帶足錢帛,備好馬匹、衣衫、乾糧等物。傍晚時分集合起來。
韓冉發現人數多達七十人,不禁奇怪,馬玉、丁立眾人上前道:“大家帶來的都是敦厚老實的隴右百姓,他們的家人大部分在隴右郡境內,他們是被裹挾而來的,與其讓他們橫死,不如帶著一起離開!”
韓冉無奈道:“人越少脫離險境越快,人多誤事,算了,都帶來了一起走吧!”
待至深夜,韓冉、龐柔眾人疾馳往趙國南下,待天明前尋得藏身處,天黑後繼續行進,行至趙國南部出走後在秘密處,將鎧甲、綁腿等等與軍士身份有關的全部就地深埋,換上商賈和僕從衣衫。
為防止意外,少帶大塊金銀,多帶散碎金銀,以免不慎惹人眼紅心生貪意起波折,遇人推脫自中山郡而來,做馬匹生意,不許說是自常山郡而來。
眾人晝伏夜出,儘量走僻靜小路,能躲則躲,躲不過則在大路扮作商賈,遇到盤查小心應對,並以金銀賄賂。
雖說鉅鹿太守孫禮已有命令全郡戒備,但幸賴尹逢吸引魏軍注意力,韓冉眾人有驚無險潛出常山郡,迅速穿行過趙國,鉅鹿郡。
在阜城渡口分作兩隊,韓冉、丁立等北方口音的人往南沿黃河渡口往兗青徐間,如果白壽等人已經舉事最好,輕易便能尋到。
若不能就看運氣能否碰到白壽,同時打探北伐兵馬情況,在根據情況伺機而動。
龐柔率其餘眾人沿阜城渡口繼續趕往東面渡海口,乘船渡海往揚州,在換乘江東,爾後返回荊州。
韓冉一行離開十天後,尹逢率眾浩浩蕩蕩殺向趙國,孫禮、文欽早已探聽清楚亂軍動向,分配好兵力,下令沿途屯田兵多囤糧草,與賊交戰勿需賣力,只需將糧草、器械、車杖全部丟棄即可,引賊深入,截其退路,聚而殲之。
尹逢進入趙國,兩戰連捷,繳獲頗豐,志得意驕,浩浩蕩蕩殺向郡城。
未料到孫禮早已擇地勢,文欽設伏待敵,孫禮截後,前後夾擊。尹逢本就不知兵,被圍後手足無措,被文欽陣斬,其餘亂軍被斬俘萬餘,千餘潰兵也在屯田兵堵截下全部殲滅。
捷報報予毋丘興、賈逵,二人著實吃驚不小,看前時亂賊作亂,棄糧誘敵設伏,算得上妙計,此番怎會如此託大,被一戰全殲。
二人一番商議,令孫禮審問被俘的賊首,細問叛亂經過,孫禮仔細盤問,多番核實,得知先前出謀劃策的韓冉,衝鋒陷陣的是龐柔、馬玉、丁立等人,而這些人都在此戰前不知所蹤。
孫禮只恐走了賊首中的重要人物,急忙封鎖四面,先在俘虜和戰場上找尋辨認,不得後四下封鎖抓捕。
然龐柔等已經在渤海處尋得海船,予以重金,詐稱往揚州避亂而去。韓冉等人也已經自黃河渡口離開,往兗州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