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 (1 / 2)

進入京師的“紅旗軍”雖然動作頻頻,但是絲毫沒有擾民。

外城的居民生活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因為多了一萬高收入的“紅旗軍”將士們駐紮,導致小生意更加好做。

“紅旗軍”大舉入關是必然趨勢,在京師必須擁有一座完全屬於自己,而且具備獨立防禦功能的大型軍營。

黃漢計劃在正對著廣渠門的地方修建一座周長四五里的城外堠臺,堠臺的西門距離廣渠門二里。

古代有些大型城池在城門外修建堠臺,裡面駐軍防禦,城裡可以及時出兵救援。

為了避免攻城之時腹背受敵,攻打城池的敵人往往要在進攻主城之前先花費不少兵力去一一奪取堠臺。

作為城池的輔佐防禦系統,堠臺跟甕城、月城的作用差不離,只不過一個在城裡、一個在城外罷了,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大。

而二月份準備破土動工修建的堠臺就大得有些恐怖,跟一座縣城相比也毫不遜色,駐兵十萬都不成問題,並且不顯得擁擠。

這座堠臺其實就是一座城堡,黃漢準備起一個後世聽起來很搞笑的名字,但是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可笑之處——“漢堡”。

其實根據規模叫做“漢城”更加名副其實,只不過“漢江省”省會已經用了這個名字,只能退而居其次。

顧名思義,恐怕只要識字之人都會明白,至於是理解為“漢王的城堡”還是“漢人的堡壘”其實都是一回事。

既然要修建一座全新的城堡當然不在乎造價,城堡內的建築物大多數是二三層磚混結構,整個城堡內都不會出現一間茅草屋,給排水系統全覆蓋。

大明乃是天子守國門,歷史上京城多次遭遇兵臨城下,如果多出一座緊挨著京城的衛星城,無疑大大增強了京城的防禦力。

黃漢當然提倡主動進攻,把敵人消滅在敵國,其實用不著在腹地修建太多城池。

但是高大巍峨的城池會給軍民官宦帶來安全感、歸屬感,“漢堡”竣工起到的效果定然不同凡響。

隨著“紅旗軍”的入駐,京師外城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取消了宵禁,廣渠門夜裡不關城門,始終保持有一個百總“紅旗軍”值班檢查來往之人。

以往進出城門需要繳納進城費,還有可能被守城兵丁刁難,甚至於會有婦女被摸幾把,現如今沒有了這些醜惡現象。

“紅旗軍”戰士文明執法,絕不吃拿卡要,不收取入城費,不但不刁難老百姓,還主動扶危濟困,贏得了好評如潮。

太多城裡的居民、城外的農民、來往的商賈真心希望城門永遠是“紅旗軍”把守,京城內永遠有“紅旗軍”維持治安。

更有甚者,為了省幾文錢入城費,不少人特意繞道從廣渠門入城,小商小販為了省錢更是如此。

漸漸地太多人就習慣了出入京師走“紅旗軍”駐守的廣渠門,不僅僅是因為省錢、省事,還因為這裡風景獨好,讓人心情舒暢。

廣渠門連通不夜城步行街的大道上全部安裝了猛火油路燈,擺攤做夜市的漸漸多了起來,到了晚上太多城裡、城郊的居民來逛夜市,不夜城這才名副其實。

新朝要有新氣象,京城乃是首善之區,一定要成為天下之楷模。

懲惡鋤奸、弘揚正氣的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竭盡所能消滅京城裡的赤貧人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