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漢王”進京之路經過的都是“紅旗軍”實際控制區。
太多州城府縣已經執行“漢王”法度多年,治安良好,老百姓安居樂業,經濟水平日漸提高,他們大多數是“漢王”的鐵桿支持者。
春天京師內城和“漢堡”開始大修大建之時,刻意招募京城內和周邊的居民、農民、匠戶做工。
動用了足八萬男女勞動力,每天管早、中兩頓飯確保每人得到四個二兩重的白麵炊餅,白米粥管飽,隔三差五給些諸如禽蛋、大肉丸子、海魚罐頭之類的葷腥。
幾個月下來,許多面有菜色的勞工養壯實了不少。
平均每月給予參與修築的勞動力一兩塊銀幣作為報酬,使得超過五萬戶家庭受益。
不算上材料費和伙食費,單工錢就發放了一百多萬塊銀幣,直接的結果就是基本消滅了京師城裡、城郊的赤貧之人,使得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
在黃漢眼裡,大明依舊是個極度缺少工業基礎的農業國,大力發展工業才是富國強兵的必由之路。
以後的幾十年裡需要的投入巨大,能夠創造的工作機會多著呢。
不僅僅是發動政府投資的惠民工程增加基礎設施建設,興修水利。
重工業、輕工業、採掘業都要大發展,煤礦、鐵礦、石礦,鋼鐵廠、車輛廠、船舶機械廠、紗廠、織布廠、毛巾廠等等都要擴大生產規模。
有些人之所以貧窮,其實是自己不懂得改變,經過這一次參與集體勞動,體會到了吃飽肚子拿到月錢的好處,願意改變原先的生活方式進入工廠做工的比比皆是。
人人都說“漢王”好,果不其然,黃漢來到廣渠門外之時,懷著感恩的心主動前來迎接的軍民高達二十萬,“‘漢王’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響徹雲霄。
挑頭喊出“漢王”萬歲的有可能不是普通老百姓,應該是黃四方、李三娘子等等安排的旗衛,但是響應者成千上萬卻不是製造的假象。
冰火兩重天,跟廣渠門外熱火朝天截然不同,紫禁城內死氣沉沉,太監、宮女知道皇帝心情很糟,一個個小心翼翼,連大氣都不敢出。
“漢王”來到廣渠門外的訊息東廠、錦衣衛當然會向皇帝如實回稟,可是崇禎卻是束手無策,唯有自己在御書房亂轉,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漢堡”的修建已經完成,用不著十萬將士駐防,常駐一個甲種營、三個千戶衛所軍足以應對突發事件。
黃漢沒有在“漢堡”駐紮而是堂而皇之進入內城入住“漢王”府,說實話,王府建成後,黃漢從來沒有見到過,更加談不上入住。
“漢堡”內學校、醫院、商業街、衙門、城隍廟、道觀、寺院、兵營等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還建造了許多獨門獨院的小樓類似於後世的小別墅,這些帶衛生間、自來水的豪宅一部分作為賞賜給予立功將士們居住,一部分公開銷售,價高者得。
“漢堡”城內有好房子賣的訊息早在六七月份就放出去了,這兩個月前去看房、參觀的達官貴人、富賈豪商多不勝數。
最後,所有人都得出了結論,有如此堅固的城堡還有“紅旗軍”長期駐守定然堅不可摧,繳納定金簽訂購房合同者不知凡幾。
在沒有達到交付條件之前,“漢堡”內的待售的民居已經銷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