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 (2 / 2)

黃漢甚至懷疑,即便流寇傾巢出動,也未必能夠拿得下何勇慶、黃惠武、孫應元等等將領經營了三年有餘的潼關陣地。

流寇的攻堅能力太差了,歷史上“李闖賊”就因為傷亡太大差一點在周遇吉堅守的寧武關下選擇放棄。

潼關不僅僅比寧武關大,還堅固許多。

現在駐防潼關的人馬比歷史上周遇吉的人馬多了雙倍有餘,跟周遇吉那些缺衣少食的明軍截然不同,孫應元、何勇慶等等將領的人馬裝備精良兵強馬壯。

流寇分東、西兩路圍攻潼關的訊息被確認後。

總參謀部釋出命令,內地“紅旗軍”全線出擊,爭取年內解決流寇收復陝西、河南。

接到命令的房連棟、趙坤、谷如山、馬福臨、裴元武、林順文、王璸、雷鳴春、林順文等等將領立刻集結人馬從四面八方殺奔陝西、河南。

沒有騎兵奔襲的迅猛無傷大雅,步兵按部就班推進穩紮穩打。

拿下一地立刻進行甄別,把流寇中的大頭目挑出來斬殺,把小頭目緝捕勞動改造,明年一開春就會送這些人遠赴美洲戴罪立功。

潼關防線用固若金湯來形容毫不為過,得知流寇主力兵分兩路前來攻打,孫應元、何勇慶、黃惠武等等將領沒有一絲恐懼,一個個暗叫來得好。

表現最積極的當然是以何勇慶為首的“紅旗軍”將士們,他們都從“紅旗日報”連載的報道中得知了平遼戰況,都遺憾自己沒有能夠參與其中。

沒了打建奴、韃子的機會,拿流寇出一口胸中惡氣聊勝於無吧!

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理論上是圍不死的,斥候、信使可以使用羊皮筏北渡黃河跟外界取得聯絡。

“紅旗軍”更加先進,根本用不著派人渡河就可以利用潼關北城頭架設的固定式望遠鏡跟黃河北岸潛伏的旗衛使用旗語和燈光密碼進行溝通。

孫應元名義上雖然有五千明軍,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將士們已經徹底投靠了“漢王”,這兩年同樣享受到了“紅旗軍”待遇。

“紅旗軍”的糧餉可不是白拿的,既然待遇相同,訓練當然也要跟得上,裝備自然也不會虧待。

因此孫應元的兵其實跟“紅旗軍”正兵的戰鬥力出入不大,他們同樣信心百倍,只等著不知天高地厚的流寇送上門來找打。

流寇氣勢洶洶而來,孫應元理所當然要派遣信使渡河向上官劉之倫彙報,請求援軍、要求給糧餉和裝備。

何勇慶也要把軍情向總參謀部彙報,但是他沒有要求援兵,而是向上級保證,潼關內糧草充足夠三十幾萬軍民消耗一年。

言下之意就是讓流寇來吧,打一年,他們都討不到半分便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