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 (1 / 2)

原本有不少“紅旗軍”戰士認為沒有必要對流寇仁慈,直接一把大火燒了西安多省事。

但是見到了這樣的場景,想起了自己的妻兒和爹孃,難免心生憐憫,他們主動照顧老人安撫婦孺,耐著性子參與喊話,大講“漢王”仁慈。

明確指出如果從天而降的不是勸降傳單,而是萬人敵、猛火油,西安城裡的人安有活路?

流寇中識字的比例肯定達不到半成,但是羅汝才不是文盲,他以前相當於是流寇中的智囊。

羅汝才這些天細看得到的每一份傳單,觀察飛越西安城的熱氣球,得出了結論。

“紅旗軍”如果真的從天上扔猛火油和火種,只要重點襲擊草料場、糧庫,西安城恐怕熬不過一兩個月就會斷糧。

羅汝才冷眼旁觀李巖、劉哲、高一功等等指揮部下疏散草料、分散糧食、大量儲存井水,冷笑連連暗自腹誹。

人家“紅旗軍”準備放火還會等到現在?還會提前告知?人家都明說為了給西安城裡幾十萬軍民留下活路,不會採取火攻,還慌什麼慌?

況且井水儲存到了大缸裡有個屁用,天氣越來越冷,沒幾天就會冰凍三尺,水缸會凍成一個巨大的冰坨子,如何用來救火?

他有過被俘的經歷,親眼瞧見“紅旗軍”安撫流民,曾經和上千俘虜一同聽“紅旗軍”鎮撫官宣講政策法規,知道“漢王”肯給流寇生路不是虛言。

羅汝才相信“漢王”放棄火燒西安城是心存善念,心底裡很是鄙視其他大頭目不知死活,猶自妄圖跟“紅旗軍”對陣。

他不想坐以待斃,開始謀劃著倒戈,可是如何跟城外的“紅旗軍”聯絡並且取得信任是個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紅旗軍”扔下的傳單講到了火攻,高迎祥、李巖、馬守應等等被嚇著了了。

他們不傻也肯動腦筋,已經親眼見到了熱氣球飄過西安上空,意識到“紅旗軍”從天上扔下火種,城裡肯定會火燒連營。

性命攸關,他們不可能相信“紅旗軍”明明有能力放一把大火奠定勝局,卻因為“漢王”仁慈不肯多殺戮而放棄火攻。

因此這幾天都在忙著應對城池著火之時的緊急情況,他們哪有什麼好辦法,無非是儲水,拆毀一部分房屋形成隔離帶,把糧草儘可能分散存放。

西安城裡忙得雞飛狗跳,原因就是“紅旗軍”扔下的傳單裡提到了火攻。

不少流寇開始說怪話,羅汝才部的怪話最多,城裡的茅草屋多著呢,要不要全部拆光?

那樣最好,用不著“紅旗軍”放火,咱們直接凍死街頭一了百了。

更多流寇私下裡在傳,西安已經成為死地,跟無敵天下的“紅旗軍”對抗如同找死。

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想方設法溜出去投降,實在不行就在“紅旗軍”進攻之時趴在地上等待被俘。

由此可見高迎祥接受李巖的策略分田地施恩與民畢竟時間太短,又因為流寇需要大量糧食,根本做不到鼓吹的“闖王來了不納糧”。

農民的一大半收成都得上交,僅僅能夠半飢半飽勉強做到餓不死而已,沒幾個真心擁護流寇政權。

在面臨生死抉擇之時,幾十萬軍民表面上迫於流寇的淫威虛與委蛇,其實已經暗流湧動。

城外的勸降之聲不絕於耳,每天飄落的傳單成千上萬,上面的繪圖通俗易懂,得知投降“紅旗軍”不僅僅能夠免死,還能夠吃到飽肚子,更多人失去了抵抗到底的勇氣。

倒戈投降的劉國能渴望立功,他趕到西安城外立刻找到前敵總參謀部毛遂自薦,準備帶著十幾個人去西安城外喊話勸降羅汝才。

他向孫傳庭、陳奇瑜等等參謀部高參如實回稟,自從上一次被“紅旗軍”放還,他和羅汝才在流寇軍中被邊緣化,因此同病相憐的他倆經常一起喝悶酒、發牢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