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楊工和時娟迎出來,幾個人都換上白大褂,又進了更嚴格的控制區。
“財哥,你說那裡面都有些啥子啊?咱啥時候也能進去瞅瞅。”一個小娃子巴巴羨慕說道。
“聽說娟姐一個月掙得錢頂咱半年。新來的那個楊工不知道掙多少。”又一個小娃子巴巴羨慕著。
“呲~半年~”羅慶財呲笑一聲,“掙半年就想趕上娟姐一個月?你小看誰呢。楊工掙的更多,一個月頂你一兩年。想進去,路就擺著呢,回去唸書,考個重點大學,再念個碩士,博士,畢業了就能進到裡面。”
聽了這話,兩個小子同時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行,不行,念不來,看書就頭疼。”
“唉。”老羅叔在邊上嘆了口氣。
在老羅叔樸素的觀念中,小孩子就得去唸書,考大學,學本事,將來才能賺大錢過好日子。
初中唸完就不念了,跑出來幹活賣力氣,得多走多少彎路。
駱一航這邊是鼓勵流動的,想通了回家接著唸書,在這邊大力支援,還給開歡送會呢。
奈何,肯上進的就那麼兩個。
“行了,別聊了,搬東西,想賣力氣就多賣些……”
朽木不可雕。
“哦耶~~搬豆子咯,給你們看看,我一趟能扛兩袋!”
倆小子啥都沒聽出來,賣力氣還挺高興。
“唉。”老羅叔又嘆了口氣,各人有各人的路,愛咋咋地吧。
——
駱一航今天去接貨,接豆種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接回來的三個人。
還有他們帶來的無人機。
這也是杜教授在東北薅來的第三個羊毛。
薅的就是biubiubiu那家。
當然不是摘果子的無人機,而是他們的小型測繪無人機還有植保無人機。
他們的測繪無人機上裝了個好東西,光譜攝像頭,到田裡飛一圈,哪塊幹,哪塊溼,哪裡缺肥了,哪裡要打藥了,哪裡該補種了都能知道。
而杜教授怎麼說的來著。
“你看,我們有中天百豐數字農業智慧管理平臺,你們的測繪資料直接接進來,光譜結果直接分析,直接給結果,你們再根據結果規劃飛行路線,植保無人機按照路線進行操作,這就是精細農業啊,多好的試點。”
然後嘛,一臺測繪無人機,兩臺臺大型植保無人機,兩名操作員一名工程師被薅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