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F幾,指的就是子代。
杜教授皺皺眉,“半年就第四代了?可以這麼快的麼?”
駱一航回答說:“具體的我也不懂,聽時娟說是用了智慧農業自帶的速度育種技術,控制環境一年生產多帶作物,還用了高通量栽培加速篩選,還有單粒傳(SSD)速迴圈的方法。對了,主要是文英那邊給的基因族標記清晰,長青生物又帶來了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再配合上基本的組培法。迭代特別快。”
“當然,最主要是最難的F1代是文英已經培育好的。所以才能這麼快。”
齊若木的意思都快焊在臉上了,駱一航得給他打助攻啊,得突出文英啊。
實際上最重要的也就是文英。
而這一套,駱一航根本就不懂,照著手機上唸的。
臨來之前受到齊若木的囑託,請時娟給總結的。
還要求準確專業,並且通俗易懂。
提要求的時候,時娟差點把齊若木罵死。
杜教授聽完嘆了口氣,揉揉額頭,“唉,現在技術這麼先進了。”
駱一航可放心咯,原來杜教授也不懂啊。
可以理解,一個研究一輩子土壤的,讓他聽育種,跨學科了。
但是齊若木可沒放過他老師,又跟邊上上眼藥,“這叫育種4.0,就是厲害。前些年文英師姐不是弄出來個抗病特強,但是不結果的番茄麼。這也是個七集,她把造成不結果的基因全都對照標註出來了。這回就是按圖索驥,省老鼻子事咯。”
這話說的沒錯,文英是妥妥的第一核心,駱一航前面說的那一大堆,都是建立在文英的研究基礎上的。
“不對啊,跨科了,基因序列也相同麼?”齊若木說的太飄,讓杜教授抓住了一個漏洞。
“這個……”齊若木也不懂啊,又看駱一航。
駱一航趕緊拿出手機,繼續翻。
嘿,還真有。
時娟這姑娘做事就是用心。
“據說是E2E3酶對是泛素蛋白酶體,DA2基因編碼了一個E3泛素連線酶,它與另一個泛素受體DA1協同,然後還透過印記基因,找到親本來源(父本或母本)而有選擇性表達的基因……”
完犢子。
這是啥啊,駱一航念起來都磕磕巴巴的。
杜教授也直揉額頭,“算了算了,搞不懂。效果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