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修仙棄徒,回鄉種田唱歌> 182.駱一航的損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2.駱一航的損招 (2 / 4)

“沒錯,你來,我給伱講講……”

擴大菌菇生產,不是搭個棚子就完了,涉及到很多事情。

原料、菌包、裝置、菌菇、人員、銷售渠道,一整條產業鏈。

產業鏈前端的核心就是菌包。

現在駱一航的菌包都是從壽光廠家採購來的。

但是有幾個問題。

首先是運費昂貴。

其次是沒法把駱一航自己生產的原料合進去。

最後,還有一點顧慮,等菌菇真的做大之後,名聲起來,對方漲價要挾,或者廠家以此宣傳,或被利用擾亂市場。

機率雖然不大,可替代廠家也多,但不可不防。

所以優解是自己生產菌包。

自己生產的話,就涉及到原料和管理。

原料,駱一航可以提供一部分,玉米秸稈和玉米芯和大豆杆子。

但是菌包基料不僅僅是玉米秸稈,還有很多種其他材料。

又需要本地採購。

駱一航人頭不熟,但強娃熟啊。

還有管理,一個菌包生產廠,要招好多人,又有好多事,駱一航自己又不會分身術,真管不過來了。

但強娃成天沒事,躺在店裡睡覺,他有時間,能管起來。

最後,前景是有的。

最起碼駱一航這裡每月一萬兩千個菌包打底,菌包廠生存肯定沒問題的。

剩下再有生意就是純賺。

駱一航把緣由等等講解一番後,跟強娃說,“馬專家這些日子也推廣出去幾個想試試食用菌的,你要能拉來,這生意肯定乾的過。”

馬志濤馬上點頭,“沒錯,我這幾個月也沒白拿工資,上回老闆跟我說的劉家村,我跑了好幾趟,有一家做種苗的決定試試,他也是一千平的菇棚,正蓋著呢,菌包也打算用壽光宏建菌業的。不過他沒打算自己賣,他家有渠道,直接進超市。”

……完全一樣,怪不得馬專家方案出的這麼快。

駱一航一聽,熟啊,“劉家村做種苗的,那不就是劉老頭麼,強娃你熟的很,把他的生意接過來,一個月就是兩萬四千包了。”

“我的菌包你單獨生產,用我家的玉米秸稈和玉米芯,配套的東西我要最好的,採購價我給你比市場價高兩成。”

主要目的駱一航也說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