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末世:仙妻橫行> 第343章 天道使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3章 天道使然 (2 / 2)

……

之於對骸骨的檢驗,寧肖以前可謂是一竅不通。後來,跟程子揚在一起之後,由於在末世行走,難免會遇到許多骸骨。程子揚他們就可以憑藉著這些骨頭,來判斷死者的身高。如果是女性,還可以透過骨盆來判斷是否生育過兒女,甚至生育過幾胎。頭骨和麵骨還可能表明死者是否俊秀。骨骼更能說明營養狀況,是否患過疾病……

這讓寧肖感到了極大的好奇。後來,興趣越來越大,程子揚等人也是傾囊相授。最後,他們還戲說如果不是末世,寧肖完全有資格勝任屍檢官一職。

現在,竟然成為了她面對死亡的擋箭牌。儘管面前的一切,她能感覺得到和看得到。但是,她卻認為自己終將有一天,也會成為這些骸骨當中的一具。

無論任何介面上的生靈,都會思索和探討著這麼一個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死是什麼?生是什麼?

由於信仰不同,各樣的生靈都按照極其不同的意義去認識生和死。

死是生的結束的時候,生是一個正在存在和活動著的生物體特徵的概念。

古代的人類把靈魂和機體分割開來,認為靈魂是機體和其他各種自然現象能夠運動的本源。例如磁鐵就有靈魂。因為它能鐵屑。呼吸是靈魂與外界交流的過程,而且正是呼吸附上了靈魂與機體的脫離。身體可以死,靈魂卻可以不死。

至於宗教,則各自有著不同的認識。佛教信為人只不過是靠色、受、想、行、識(五蘊結合而存在的假想(忘我。生的時候,人的每一個善惡行為造成了業。按因果規律,人死後靈魂不死,將投胎到另一劫(來報,輪迴說,並將此永遠不停地繼續下去。

天主教則認為,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兩個完好的產品。上帝疼愛亞當和夏娃的每一個子孫。但是,哪一個墮落了,他與上帝的直接關係就不復存在了。那時,就要靠救世主耶穌來救贖。人死後,軀體返回塵埃,而靈魂將永存。

站在人類科學研究的角度,在發現DNA(脫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的本質和確定遺傳的本質之前,生被看作是與環境有質量和能量交流關係的,有生殖、遺傳、變異能力和對各種刺激有反應能力的物質系統。

於是,生態學家把生命看作是生態圈中物質迴圈過程的中心環節。生理學家則認為生命是一個開放系統,在低階的entropy狀態轉化為高階entropy狀態中吸取物質和能量,並排洩出廢物。

唯物主義吸收了這些科學研究,認為世界統一在於它的物質多樣性之中,在時間上沒有開始和結束,在空間上沒有界限。在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沒有發現哪個行星上有生命。但是太陽系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極小的成員,不能排除在其他天體中有生命的存在。

它認為沒有上帝,沒有彼岸世界……但是,人們的世界觀卻是無比豐富、永恆和無盡的。人類對於生死的認識是相對的,還是很有限的。人們希望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推遲非理的、不應有的死亡。

誠然,在生活中,面對親人的死亡,很多時候,相認輪迴到另一個世界,會給活著的人帶來安慰。東方的哲學就開拓了這種心理。

對於死的概念,華夏人從古至今,至少用了165個片語來表達。每個片語對在不同場合結束人的一生都表現了獨特的觀念。如謝世、下世、仙逝、長逝、百年、作古、已古、與世長辭、圓寂、涅槃、超升、歸天、歸西、去極樂世界、坐化、捨身、鶴駕天遊、駕返瑤池、駕返蓮臺……

老實說,輪迴的觀念很接近科學。父母生了孩子,就把自己的遺傳基因傳給了下一代。子女生了孩子又這樣繼續傳下去。生死是造化的常理,誰也不能超越。人的一部分軀體,具體說就是一部分DNA構造傳給了下一代子孫。但是,不帶遺傳的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將來自塵埃,回到塵埃。

這是軀體的部分,至於靈魂的部分,正如老們所說的那樣:“仁厚留給子孫福德。”如果活著的時候作惡,其結局將是“父親吃得過鹹,子女感到口渴”。人們常說的“老天有眼”,這正是因果規律的表現……

思及此,寧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小人王,他要是知道了身為天將的母親竟然身損魂滅,不知道會給他那幼小的心理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砰!”

就在寧肖如此冥想的時候,突然有一件東西從空中直墜了下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