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瑤池。
十數個身披紗衣的鮫人蚌女,飛舞在雲海之中。
抽取空氣中的水汽,搓成絲絲縷縷的煙氣,隨後又織成雲霞。
改制過的織女法,可以以水云為主把晚霞、月色織入其中。
行成各色的火燒雲、凝月雲、暮山靄。
這些織出來的雲彩,一方面可以作為水元在天地間執行,另一方面也是修煉的過程。
雲無常形,以風為形。
織女法可以在法則不穩的時候,透過不停的用雲去探查天地間法則的變化,而來調整自己的功法。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貼合天地自然,修行速度快,但是對於修煉的地點十分的挑剔。
一定要是天地水元運轉的核心才行。
所以只有在雲海瑤池,或者海上升雲處才行。
除了這本織女法,還有一本功法是傳給下界小人族的。
是契合小人族的傳統藝能,改良而成的牧樹法。
選擇一枚樹種,性命交修,種下之後一身修為,身家性命全都系在樹上。
比起修持自身,有樹作為半身抵擋法則變動時候產生的反噬,而人身也可以有時間及時的調整樹身適應。
兩本功法都可以應對壺中界變幻的法則,但是一個是萬變對萬變,一個是以不變應萬變。
最重要的是,這兩本功法一個織雲造靄,一個植樹造林。
都是對壺中界大大的有好處。
這樣一來修士和天地並不是完全對立的狀態,他們修煉就是給林霄打工幹活。
林霄獲得了壺中界的發展,小人修士們獲得了修為和長久的壽命。
壺中界並不是那種法則完善的世界,只是一個洞天。
沒有那麼多的精粹靈氣給修士採煉。
如果是那種吃丹藥飛昇流的,估計培育不出幾個飛昇的修士,整個壺中界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