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的超級炸彈,可是能直接對美國本土產生威脅的。
如果只是超級炸彈,杜魯門還不會這麼緊張。
關鍵南部非洲還有比美國更先進的精確制導炸彈,這就很棘手了。
美國人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沒有必勝的準備,美國人是不會動手的,這方面美國人一向很理智。
“如果只是威脅,那麼議會是不會同意的。”愛德禮這邊也有議會掣肘,普通人很容易煽動,國會老爺們可都是聰明人。
“那就讓威脅來的更真實一些。”杜魯門早有決斷,影響國會其實也沒多難。
愛德禮是在戰爭結束後才當選,殺伐果斷這方面跟杜魯門還是有差距,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考驗。
杜魯門則是把能否帶領美國平安度過這次經濟危機當做大考,表現合格就能繼續當總統,表現不佳則離開白宮,讓位給托馬斯·杜威。
“你已經有了計劃了嗎?”愛德禮不知道杜魯門能做到什麼程度。
“正在完善中。”杜魯門微笑,貌似一切盡在掌握,但是愛德禮再追問,杜魯門就笑而不語。
也對,愛德禮還沒同意上船呢,杜魯門肯定不可能將計劃和盤托出。
離開白宮,愛德禮返回英國駐美大使館途中,外相歐內斯特·貝文遞上一份剛剛出版的《芝加哥論壇報》,頭版頭條黑體加粗:杜威戰勝杜魯門。
愛德禮眉頭緊皺,這是芝加哥論壇報關於總統大選的調查預測。
雖然這並不是最終結果,但也能充分證明目前杜魯門所面臨的艱難局面。
“幾乎所有報紙都預測,托馬斯·杜威將在下一次大選中擊敗杜魯門。”歐內斯特·貝文笑容中帶著鄙視,美國人挑撥是非有一手,選舉是真不行。
巧了,英國工黨最擅長的就是選舉。
“就算杜威能贏,那也是兩年之後的事了,跟現在的聯合王國無關。”愛德禮冷靜,沒必要現在就去拜訪杜威。
戰後經濟危機對愛德禮來說同樣是大考,如果不能順利透過,愛德禮恐怕等不到杜威。
“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透過杜威向杜魯門施壓。”歐內斯特·貝文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因素。
對歐洲,尤其是對英國的關係,一直都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
愛德禮都不用跟杜威進行多深入的交流,只需要跟杜威見一面,就能增加杜魯門的危機感。
當然也可能會導致杜魯門的反感。
愛德禮還是仔細權衡了一下箇中利益,然後緩緩搖頭。
愛德禮來美國是求援的,不能跟美國總統大選產生任何聯絡,否則就會引發美國人的反感。
美國媒體連總統的謠都敢造,多半不會幫愛德禮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