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爾從外表上看,跟大部分印度人沒什麼區別。
卡羅爾卻堅定地認為自己是華人,跟印度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他是在南部非洲出生。
“那些印度人如果敢進入富人區搶劫,那麼巡邏計程車兵就不會袖手旁觀了——”來自東印度的艾倫舉起剛衝好的咖啡向卡羅爾示意,卡羅爾擺手表示不需要。
孟買現在就是這麼神奇,用群魔亂舞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同樣都是士兵,有人已經起義,有人只是罷工,還有人忠於職守,難怪戈弗雷態度這麼強硬。
就這表現,就算美國人和俄羅斯人親自下場,估計也成不了什麼事。
“美國人和俄羅斯人估計要失望了,印度人給他們的驚喜太大了!”辦事處主任是來自開普敦的凱莉,布拉德辦公室正是因為太瞭解印度人,所以從來就沒有對印度人有過任何期待。
羅克率兵在印度平叛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印度有多爛了,從那時候開始,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就將印度從自己的合作名單上劃掉。
這些年也有南部非洲商人不信邪,躊躇滿志來到印度,希望開發印度市場,畢竟印度的人口基數在這裡擺著呢,至少表面上潛力巨大。
世界大戰爆發前,印度至少有4億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4億人每天需要的生活物資是天文數字,哪怕只有一個種類的萬分之一,也足夠養活一家企業了。
現實是所有懷抱美好期待前往印度的商人,最終都失望而歸,絕大部分印度人對生活的要求太低了,不能用正常標準來衡量。
有資格進入印度皇家海軍服役,在印度人中間已經是比較出色的了。
估計海軍士兵罷工之初,美國人和俄羅斯人對海軍士兵還是比較期待的,希望海軍士兵們發起的罷工,能和俄羅斯一樣能推翻英國人的殖民統治,給大英帝國的棺材蓋上最後一鍬土,所以才不惜餘力。
結果沒有任何例外,印度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關鍵還是印度的精英階層,我現在很懷疑非暴力不合作真的能為印度爭取到獨立地位嗎?”艾倫還年輕,不瞭解人心險惡。
被印度人吹上天的非暴力不合作,本質就是不勞而獲,不想付出任何代價,讓英國人主動放棄。
這是聽上去就不靠譜。
不過印度奇葩的事多了,普通印度人可以幻想下輩子投胎到富人家,甘地自然也可以幻想某天英國人會忍無可忍。
“怎麼可能,英國人是絕對不會放棄印度的。”卡羅爾比甘地務實。
“沒什麼是絕對不可能的,想想我們南部非洲是怎麼獨立的。”凱莉態度端正,這叫擺爛出奇跡。
南部非洲當初就是靠著讓英國人忍無可忍,從自治到獨立。
甘地的方式看似愚蠢,但只要讓英國人意識到,殖民印度付出的代價遠大於收益,英國人遲早有一天會醒悟的。
這也跟國家大環境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