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儒道諸天> 第615章 背後的科研機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5章 背後的科研機構 (1 / 3)

秦至庸利用儒學精髓修身養性,可是他心中的“道”,是平衡,是和諧。

陳晉、張志勇、王聰等學生都是認可,並且接受了這一思想觀念。

但是也有例外。

那就是郭少川。

郭少川學的古典文學,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要比其他學生深刻。按理說,他是最容易接受秦至庸的思想觀念。可是,郭少川偏偏成為了這個例外。

郭少川研究歷史,總結規律,就發現歷史中描繪的那些“大勢”,其實就是馬太效應。

強者恆強,弱者滅亡。

而現代社會中,20%的人掌握著80%的資源和財富。隨著技術的提升,社會資源和財富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向最頂尖的2%的精英手中匯聚。

以後,有可能會形成2%的人,掌握這98%的資源和財富,而剩餘98%的人,去瓜分那2%的殘羹剩飯。

到時候,說不定那2%的精英們會成為“神”,而其他的人則會成為奴隸,甚至是牲口一樣的存在。

革命?造反?資源再分配?

又不是冷兵器時代,拉了人頭,拿著竹竿棍棒就可以和官兵火拼。

資源,財富,武器,輿論,都掌握了少數人的手裡,普通人再多,只能由少數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郭少川把自己的觀點向秦至庸說了。

“老師,你覺得我說得對,還是不對?”郭少川說道。

秦至庸點頭說道:“少川,你說得都對。”

郭少川說道:“現在想來,真是細思極恐。書中描繪的太理想化,太過於美好。我鑽研古典文學,研究歷史文獻和人性,總結人類社會的規律,就會發現,真正的現實是血淋淋的。哪怕是歷史上那些所謂的盛世,百姓們的性命都是賤如草芥。”

生命是無價的?

這是一句笑話。

有些時候,最不值錢的可能就是人命。

郭少川高考落榜,在工地上搬了一年的磚頭。他下過苦力,遭到過社會的毒打,看待問題,是非常悲觀,但又是非常正確。可謂是直至本質。

哪怕是秦至庸,都反駁不了郭少川的話。

郭少川說的就是現實,事實勝於雄辯,秦至庸怎麼反駁得了?要是真的要反駁,那就不是實事求是,而是詭辯。

秦至庸說道:“少川,你說的這些,就是歷史的真相。你能從古典文學和歷史文獻當中總結出真相,說實話,老師很欣慰。但我要說的是,我們生活在冷冰冰,血淋淋的殘酷現實當中,已經很辛苦,要是心中沒有一點真善美,會活得更苦。”

“平衡,其實是很脆弱,一旦平衡被打破,就會形成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滅亡。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維持這一份兒來之不易的平衡與和諧,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真善美。”

“世間有光明,肯定就會有黑暗。哪怕是陽光明媚,也有照不到的陰暗角落。少川你的目光不要總是盯著社會的陰暗面,還是要發現人性美好的一面。否則,在陰暗裡待久了,就會懼怕眼光,心中戾氣暴增。到時候,你就算想走出來,見到了陽光怕是都會望而卻步。”

郭少川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