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這輩子都沒聽說過如此規模的食肆,聽到邢霜的規劃之後,心中忍不住激盪不已,想想若真能做得兩廣都是,是不是還能把這店開到全國各地都是。
這話一問出來,邢霜便笑著點頭,又道:“你這胸襟自是與別人不同,能開得全國都是,那自然是極好的。只是凡事都得一步步慢慢來,不能急於求成。我這輩子怕是看不到了,剩下的就交由你們了。”
王熙鳳忙笑道:“什麼看不看得到的,太太還年輕著呢,難不成這好幾十年還做不到全國的程度?”
邢霜笑了笑道:“你這張嘴,真真是抹了蜜的。”
接著邢霜又問:“你那廠子倒是建得了,只是怎麼沒見著有動靜?”
王熙鳳頓時愁眉不展道:“各地的繡娘不多,好些的都被大作坊買走了,想買過來人家可不肯放。民間倒是有些,只是手藝不大出眾。就是有好的,聽聞要背井離鄉又不肯答應。”
邢霜看向甄英蓮,笑著對她道:“你最有法子,給你嫂子出出主意。”
甄英蓮掩嘴一笑:“這哪有什麼肯不肯的,太太曾說過,這世上就沒誰經得住誘惑,有的話,不過就是誘惑不夠罷了。”
王熙鳳聽了這話沉思了片刻,緩緩道:“若是以重金相誘,就怕這薪酬不一,繡娘間互相知道了,必會鬧事。可若是不以重金相誘,她們又不肯答應,這哪是用錢就能解決的事情。”
甄英蓮道:“也不必非得重金許之,這繡娘多以二十歲出頭最為合適,年紀小了,怕繡功不妥,年紀大了,體力又不如別人。想來這二十多歲的女子,多數都出了嫁,這樣的人,不肯背井離鄉也是正常。
“一來,家裡又要照看,既要服侍公婆,又要撫養幼子。二來,就怕她這一走,家中男人變了心性。
“若遇上這種,也好解決,嫂子這工廠需得不少人手,平日庶務總不能都叫繡娘打點。將他們一家都請來,分派差事下去,既解決了雜事的人手,又讓她們得以一家團聚,不至分離。”
王熙鳳笑著道:“若是這樣的人多了呢?我那廠子再有雜事,也不至於要那麼多人來做吧?”
甄英蓮又道:“我聽三弟說過,這一條流水線上,只要至多一到兩個能工巧匠即可,其餘眾人皆為小工,只需做些重複的工作,不必太有技巧。嫂子也不必都請些厲害的繡娘來,挑那年紀小的,許之以光明大道,還怕她不肯答應?
“日子久了,那小的也培養出來了,就再不懼這能工巧匠不足了。再不濟,買些死契的回來,慢慢培養,也是能有手藝好的。嫂子忘了咱家的幾個丫鬟,那也各個都是一把好手,放出去又有幾個能比得過?”
王熙鳳合掌笑道:“你這一說,我倒是有了主意。多謝你今日高見,待我那廠子成了,必有重謝。”
邢霜看著兩個兒媳,心道王熙鳳其實是個有主意的人,必然不會被這些小事困擾。想必也是有意說出來,想討自己個主意,其實就是變相的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