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知道要想獲得他們的同意,必須讓他們放心。
他解釋道:“我已經命人去蜀漢、荊襄購買糧食。最重要的是我叫德衡打造好一種非常不錯的農具,用牲口拉著,以前需要幾個人才能乾的活,一個人就能幹完。這樣耕種就不需要那麼多人,多出來的閒置百姓就必須給他們找活幹,不然的話就容易生事。”
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也會導致生產關係發生改變。
以前沒有鐵器,加上耕種技術的落後。
一畝地就可能要全家一起耕種。
或者是一個人要耕種十五畝地才能養活一家人。
自然要老百姓安心耕種,才能填飽肚子。
但是隨著鐵器的出現,加上耕種技術的發展。一畝地一個人就能耕種完,也不需要十五畝地才能養活一家老小。
加上人口的增加,導致地少人多。
閒置的人口為了生活,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會尋求其他生計。
他們自然不想被束縛在土地上,想要更好的選擇。
這就導致生產關係發生了改變。
呂布看在眼裡自然會提前做好準備,先組織一部分閒置人口到其他產業,好為未來做打算。
聽到主公說讓馬鈞打造了新的農具,可以讓幾個人乾的活,一個人就幹完。
賈詡、荀攸當即來了興致。
賈詡躬身說道:“將軍,不知道那農具到底是什麼?下官想見識一下。”
“行。你們跟我來。”
騎著馬,呂布帶著他們來到長安城外十幾裡的地方。
馬鈞正觀察著按照溫侯指點做出來的曲轅犁。
漢朝已經有直轅犁了。
經過呂布的指點,馬鈞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不過因為新近打造的,還有不少的問題。
例如整個犁太重了,讓牲畜容易累。
犁的刀刃角度要再調整一下等等。
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日後可以慢慢改正。
一個農民一手拉著馬繩子,一手拿著軟鞭。
呵斥下,駑馬拉著曲轅犁直徑往前走,來到邊緣。
都不用農民再費力將犁搬到另外一邊,只要扭轉一下轅就可以轉彎。
新的犁很快就將一畝地翻土完。
賈詡、荀攸他們可不是明清時期那種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停窗外事的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