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臺地基已經打造好,兩千多個奴隸正在賣力揹著石頭、石條,送到石牆上。
看著那些悲苦的奴隸,荀攸眉頭緊皺。
“主公,城內的那些儒生對將軍使喚奴隸的事多有批判。這對主公的名聲只怕……”
呂布當即呵斥道:“都是一幫酸儒,不用理會。他們要是再有怨言。就張出通告,將那些有怨言的儒生名字貼出來,就說他們要求釋放奴隸,讓關中老百姓來服徭役。我倒要看看到時候,還有誰敢多嘴。”
他孃的。
站著說話不嫌腰疼!
好不容易有了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牛羊,廉價的戰馬,讓自己可以將有限的資金用在更繼續的地方上。
老子怎麼可能因為那些酸儒的幾句話,因為名聲就放棄這樣好的買賣。
荀攸忙拱手說:“將軍,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就算一時堵住了酸儒的嘴,他們依然會心有怨氣,會著書批判你的。這樣的話,於事無補。”
呂布哼了一聲,說:“儒生誤國說的就是這樣一群人。滿嘴仁義道德,但是真的讓他們和普通老百姓一樣耕田種地、服徭役,觸碰了他們的利益,就罵天罵地罵官府。我呂布一生功過是非,自有後人定論,何須他們這幫酸儒逞口舌之利。”
呂布心裡暗思。
不過是一幫酸儒,我呂布會怕你們?
等我統一華夏。
我叫一百個,一千個文人幫我立書。
嗯。就叫《戲說呂布》,或者是《千古一帝》
編寫一些我七下江南,游龍戲鳳,智鬥貪官之類的故事。
強行給自己洗白。
到時候,別說使喚奴隸,就算老子屠城也不會有多少老百姓記得了。
看到呂布是鐵了心的要奴役奴隸,荀攸還想繼續勸說。
他是真心替呂布著想。
現在正是幹大事的時候,本來主公的名聲就不好了,要是再被人批判,那就更加不堪。到時想要招攬賢才就更難了。
賈詡看到,當即出聲說:“公達,不要迂腐。擄掠蠻夷服勞役,總比讓百姓服徭役要強。這樣也能減輕百姓負擔,讓他們能安心耕田種地。更何況將軍這樣做,也是為了日後著想。現在大漢內亂不止,要是不派兵消弱關外匈奴、鮮卑。等他們趁機壯大之時,他日定成我大漢之危。”
荀攸看到連賈詡都不支援自己,贊同主公的做法。
他知道很難再勸說住主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