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川手下有兩千多人,只用了短短一個月,就將所有的部落頭人、大祭司殺完了。
所以。
這片海子和溼地,以及周邊千里草場,唯一的主人便是楊川。
按照他的慣例,自己的地盤上,絕對不允許出現第二個貴族,因為,他覺得,在眼下這個兵荒馬亂的年月,想要建立一套理想狀態的統治系統,就得使用一些鐵血手段,將所有的權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接下來,自然便是將所有的草場、湖泊、海子和牛羊牲口,收歸‘國有’,讓那些貧苦的牧民變成真正的‘無產者’。
於是乎,伐木工有了,農夫有了,牧民有了,礦工有了。
剩下的,就是他那一套‘伐木、築城、種田、挖礦、爆兵’的玩意兒,聽上去有些粗暴簡單,但問題是很有效果。
在最短的時間內,楊川便將敦煌一帶經營成了另外的一個‘大本營’。
之所以選擇在敦煌佈局,他考慮的較為深遠,這地方處於河西走廊與西域的一個關鍵節點上,此為其一。
其二,翻過阿爾金山,便是後世唐僧取經的那個爛慫地方。
其三,一路向西北,既可以進入西域,還可以繞開西域,直接進入中亞、西亞……
作為一名廚子,這麼好的地段,豈能輕易放手?
他打算,在敦煌這片土地上,經營出另外一座‘鹿鼎城’,東可監視漢帝國在河西走廊、西域的經營狀況,西可連通中亞、西亞和佛陀之國,成為東西方之間,絲綢之路的‘中間商’……
……
“老師,胭脂城傳來訊息,韓嫣將三萬軍戶留在胭脂城一帶,讓他們開墾荒地,修築城池,剩下的兩萬多戶,被他帶著繼續向西,看樣子想要在土圍子城一帶屯田。”
這一日,楊川正在廚房裡忙碌,霍光快步進來稟告。
“有沒有具體的屯田方案?”
楊川一邊忙碌,一邊隨口問道:“三萬軍戶,就算一家五六口人丁計算,也有將近二十萬人,這麼多人灑出去開荒種地,還要服徭役,幫助朝廷夯築城池,錢糧夠不夠?
城池修築在什麼地方?
他們帶過來的牲口、農具、種子這些都有多少?分別是什麼?是青稞小麥多一些,還是關中一帶的穀子糜子多一些?”
霍光拱手,一一稟告:“韓嫣只是將三萬戶軍戶留下,具體事宜,交給了胭脂城的一應文官,具體如何開墾荒地,如何播種,如何築城,都沒有留下任何言語。
此外,那些軍戶帶過來的糧食種子,多為穀子、糜子和大豆,基本沒有青稞和小麥。”
“對了,具體事宜,如今都是朱買臣在負責。”
霍光補充一句。
楊川罵了一句髒話,直起身子,使勁捶打幾下老腰:“韓嫣是皇帝陪讀,也不知讀的什麼書,二十萬人丟在胭脂城,讓他們屯田,屯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