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戰,日爾曼人再遭重創,信心大失。
雖然他們還有二十萬大軍,但卻完全沒了作戰的信念。
若說對華軍也造成了大量傷害,這點犧牲還能夠承受得住。
關鍵是傷亡比差得太離譜了,這簡直就是碾壓。
日爾曼王子震怒過後,卻又不得不歸於冷靜。
這是戰爭,不是憤怒就能解決問題的。
現在,日爾曼王子簡直恨透了司馬師。
雖然他也知道即使日爾曼不出戰,也阻止不了華軍的征伐。
可防禦與主攻,還是有些差別的。
最終,日爾曼王子不得不派出使者前去向周瑜和談。
是的,只是和談,不是請降。
畢竟還有二十萬大軍在手,還沒有到投降的地步。
日爾曼人與羅馬人交戰數百年,找翻譯還是非常容易的。
“偉大的華國大將軍,華軍的強大,我日爾曼人已然深深體會。我奉王子之命前來求和,王子有言,願奉上黃金十萬兩,美女千名請求大將軍網開一面,饒我族冒犯華軍天威之罪!”
使者的言語十分誠懇,完全不敢有絲毫不敬。
弱國無外交的道理,實在是真理。
經翻譯過後,周瑜不由嘴角一揚:“本將軍奉吾皇之命,征討四夷。我朝征戰之路不會終止,擺在你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降,要麼死!”
什麼!
如此不客氣之語,使者如何不怒:“大將軍,我國還有二十萬大軍,還有數百萬人民……”
“羅馬有近億人口,還不是敗了!”周瑜卻是直接擺手。
使者一滯,直接說不出話來了。
在與羅馬的戰爭中,他們是節節失敗,導致現在疆土縮小,人口大減。
而連如此強大的羅馬都敗了,逃往北方的他們,又有多少反抗能力。
最終,使者不得不再次跪拜低頭:“大將軍,給我族一條活路吧,有任何條件請您儘管開口!”
周瑜搖了搖頭:“回去告訴你們國王,臣服我華國,你們的文明將會進步,人民生活將會更為富足。我華國的腳步不會停,你們只有一個條件,兩項選擇。”
使者怔住。
只見周瑜道:“一個條件是臣服我國,兩項選擇一是接受我朝統治,二是帶兵去征討司馬師。投降接受我國編制,你們不會有太大的好處。若願帶兵出戰司馬師,有所立功的話,你們將會得到我朝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