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巧邀貴客
柳東行離了顧家小院,也顧不上回家,在路上略一思索,便立時去兵部告假。此前因柳顧氏鬧了一場,柳覆被御史參了一本,不少人都聽說了,兵部裡很有些人知道柳東行的名字,見他特地來告假,都說:“上頭已是知道了,好歹趁著大軍尚未開拔,你將家裡的瑣事理一理,等理順了,再回營裡銷假就是,還過來做甚?”
柳東行卻笑道:“並不是為了那事,家裡事情雖多,卻比不得這一件要緊。原是我要娶親了。就在初一那日。”
兵部的人聽了,都驚訝不已:“怎的在這時候辦喜事?初一娶了,只來得及三日回門,你就要出發了呀?”
柳東行眼珠子一轉,已是有了說法:“我原也是這麼想的,本來還要再過幾個月才辦喜事,既要出征,便請岳家將婚禮押後,不料岳家的老太太說了,我既是要出征保家衛國去的,怎能讓我上了戰場,還要擔心家裡無人照料?橫豎都是要在年內完婚,索性便趕在大軍開拔前辦了,也好讓我安心。我心下著實慚愧,原不敢生受岳家高義,卻被教訓了一頓,說我男子漢大丈夫,行事當果決,怎能如此不幹不脆?又說婦人不能為國出征,只能為出征的將士照應家中,盡一點綿薄之力,若是我堅拒,便是看不起他們家的意思了。我聽了實在汗顏,唯有奮發振作,多為朝廷殺幾個敵兵,才不枉岳家的一番好意了。只是這婚事,雖說倉促了些,也得辦體面了才好,因此我特來請假。”
他這話說完,在場的兵部官兒們各有想法,有人在心裡暗暗笑話這柳東行的岳家著實蠢笨,趕在女婿要打仗之前嫁了女兒,若是他回不來,他家女兒豈不是要守寡?也有人讚歎不已,言道柳東行的岳家實在是高風亮節,若是出征將士的家人親眷皆是這樣想的,又怎會有暗地裡託人調職,以逃避出征任令之事呢?跟那些人比起來,這柳東行的岳家實在是叫人佩服
於是就有人問柳東行,他的岳家是哪一家。柳東行笑答:“說來也是我家親戚,我那未婚妻子,便是我二嬸孃家顧氏一族六房的獨生女兒,自小父母雙亡,家裡只有一位老祖母與一個過繼來的弟弟。方才那些話,就是老太太說的。”
一時間眾人的神情都有些微妙。若換了別家,提前辦婚事,自然是叫人佩服其高義的,但既然是柳尚書夫人顧氏的孃家侄女,便不由得叫人多想了,甚至已經有人在暗地裡笑話柳東行:人家明著奪產不成,如今把侄女嫁給你,是盯緊了你的家業來的呢,只怕你前腳一走,後腳那新娘子便捲了家產投奔姑姑,你還在這裡高興,真真是傻子。
眾人的神色變化瞞不住柳東行,這正是他要的效果。他也不多說什麼,只是一邊與他們說笑,一邊側耳傾聽外頭的動靜,過了一會兒,門外有腳步聲響起,他便笑問一位主事:“聽說朝廷已經定下,由上官大將軍任北上大軍的統帥,可是真的?不知將軍今日可會到部裡來?”
這位上官德嵐將軍,官拜正二品龍虎將軍,也是朝中宿將,平日不顯山不露水,十分低調。說來也巧,他的夫人,便是滬國公府小阮將軍夫人的同胞妹妹,只是因他為人正直,不欲讓人覺得他是沾了阮家的光方才得高位的,平日很少與滬國公府往來,連他夫人,也只有年節時才會與姐妹相見。因此嚴格說來,他不算是滬國公府一系的人物,卻也沒什麼不和之處。
上官將軍前兩日領了聖旨後,便去了京南大營,柳東行早就對這位未來統帥的情況瞭如指掌,更知道他這兩日都會到兵部來,眼下正是他平常來的時間,因此是故意問那主事的。
那主事便道:“確實是上官將軍,你問這個做什麼?將軍雖是你上官,請幾日假,卻用不著問他。”
柳東行笑道:“自然不是為了這點小事。因我先前在京南大營裡操練,親耳聽到將軍的教誨,心裡著實敬重不已。我眼下要辦喜事了,家裡缺個主持大禮的人物,本來我最親近的長輩就是二嬸,只是……”他笑了笑,眾人都明白了,“我二嬸與她孃家六房的人,也有些不對付,怕是不肯來幫忙的,我正發愁不知該請哪一位夫人相助,忽然想起,上官將軍是個最和氣不過的人,對我們這些小人物也從不曾有半點輕視,不知是否願意……讓將軍夫人幫忙主持我的婚禮?”
“哈哈哈,既然要尋我幫忙,怎能光請我夫人?”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漢走了進來,兵部眾人忙上前拜見,柳東行也跪下行了禮:“上官將軍”臉上恰到好處地露出了幾分崇敬之色。
上官德嵐笑著讓眾人起身,又打量柳東行幾眼,記起了他的名字:“你是京南大營的柳東行?我記得……那日兵演時,你以一對十,不過七八個回合就把人全撂倒了,身手很好啊”
柳東行有些不好意思地低頭笑了笑:“讓將軍見笑了。下官那點小本事,跟您比起來,還不夠瞧的。”
上官德嵐擺擺手:“身手好就是身手好,過於謙虛,就顯得假了。你這樣還叫小本事,那被你撂倒的人,又算什麼?那裡頭可有我的兩個親兵呢”
柳東行聞言便不再謙虛,只是拱手一禮:“下官跟著師傅習過幾年武藝,有把子力氣罷了,還要請將軍大人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