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英的表現越來越像現在的那些女白領,促狹一笑,“公帳的錢俺會做好。可您私賬的錢該給您,還是給瑤兒妹妹呢?”
丁瑤的心頓時“砰砰砰”跳個不停。她低頭不語,彷彿像是在等待判決。這基本屬於宣示主權,女主內,主要的表現之一就是能管家裡的帳。
擁有現代人思維,秦白根本就沒有這種常識,在他眼裡,誰管不是管呢?反正人和銀子全都在自己家中,又不會長腳跑掉:“就給瑤兒管吧!你也能輕鬆些。”
丁瑤心情一鬆,接著笑顏如花……
……
也許是久逢這樣的大亂,井家莊沒幾日就已經恢復正常。只有燒焦的那幾座廢墟,在述說的那天曾經發生過的事。
零賣火柴也不怎麼順利。在一開始的那幾天,跑了些量後,隨後幾日也就是三、五箱。井家莊的市場畢竟太小,窮苦人家太多,就算買幾盒,也是幾戶人家合起來借火。而且許多人還猶豫著不肯買,對這種新生事物有天生的抗拒。
反而是萊州城的銷量變得越來越大,隨後又送過兩批各50箱。而走商的情況同樣不怎麼妙,只有兩家感興趣,一家拿了10箱,一家是20箱,都是買些準備試貨。
倒是火柴作坊的產量越來越大,慢慢的每天已經超過60箱。尤其是火柴桿和火柴盒分包給各戶人家後,在錢的刺激下,火柴的原材料早已經堆積如山。因此火柴作坊不得不減少生產時間,每天只生產早晚各一個時辰。可就算這樣,東二坊堆積的火柴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僅僅十幾天,現在早已經超過了500箱。
雖說生產時間的減少,使得寨子裡的人有了充足的訓練時間。可眼見著秦白花錢如流水,就有不少人前來規勸。
然而秦白依然死性不改,斷然拒絕那些省錢的主意。他情願減少生產時間,減少產量,也不願意減少分包的量,就是要給予那些窮苦家庭基本的生活維持。他也不願意放棄那些病殘的人,只要花錢能夠治好,那就絕不是問題。幸好,丁瑤的到來,還有從她診鋪裡拿了不少的藥材,讓秦白節約了不少,能夠勉強維持。另外就是手下人的薪金和飲食福利,同樣也是不減分毫。
於是乎,親近秦白的人就變得越來越擔憂,而井家莊裡其他人,他們也都開始慢慢笑話秦白就是個傻子。
其實不光是身邊的人,連秦白自己都慢慢有些信心不足。難道火柴在明朝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市場?還是自己的定價太高?
窮極思變,秦白就找了手底下幾個原先的江湖客,託他們搭上一條江湖關係。又讓柱子帶隊,安排了二十幾人,帶著一百箱火柴,動身去往附近的平度州。
其實秦白曾經想過,索性求到對門的鹽幫。他們有著成熟的私鹽銷售網,能透過貨郎接觸到登萊兩府的各家村寨。然而一來秦白真的拿不出那麼多錢去鋪貨了,畢竟是新玩意,一開始只能夠尋求代銷;二來上次拒絕了黃俊,生怕幫忙後,以後自己還不起這個大人情。
因此這次去平度州,那也是秦白最後的努力。如果還是不行,就只能另想他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