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行為準則、道德規範、價值觀念也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也就是與社會相協調。如果一個人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往往被認為是病態。
以醫學為標準。也就是從一個人身上找到病理解剖或者病理生理的改變來證實心理疾病的存在。比如,人體中中樞神經介質5HT的減少可以證實人的抑鬱狀態的存在。
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和衡量標準。首先是沒有心理疾病,這是心理健康最起碼的要求,就像沒有身體疾病是身體健康的最基本條件一樣其次是保持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姿態。
智力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的最重要的標誌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一個人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智力不是某種單一心理成分,而是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活動能力的綜合,是大腦活動整體功能的體現,其中思維能力是核心。
尤學海和陳沙雨的經過專業的精神心理醫生的詢問與檢查下,每一項都表明這兩個人都是正常人心理沒有多大的問題,而且智力也不低的正常人。
在確診這兩個人不是神經病之後警長就把分開單獨盤問。
在一間審問室內,警長詢問著尤學海。
“知道你做了什麼麼?”
“不知道。”
“被三個黑衣人綁走的陳天雲在你的研究所裡被發現了!”
“什麼?”尤學海表示很詫異。
“據他本人所說,他是被你抓走的!”警長翻著天雲的筆錄。
“我抓他幹嘛?”
“你還將他的額頭打傷了!”
這時警長注意到尤學海的太陽穴處也是臃腫的起來。
“你這額頭是???”
“沒事!已經擦過藥了,過兩天就會消腫了。”
“你額頭怎麼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