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末世之超市系統> 第四十八章 神族的隕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神族的隕落 (1 / 2)

 神族之所以被稱之為神族,不是自封的那麼簡單,而是他們擁有虛空行者,這種神級存在的人佔了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不足八百萬的聖堂族,超越虛空行者存在的竟然有一百七十萬之多。

但是神族的人再強,也不過是血肉之軀,他們沒有半米厚的複合鋼板,沒有奈米塗層的反應裝甲,沒有珈藍能量形成的能量轉移層,他們只有靠著本身實力形成的防禦,或者有這一件長袍,但是這白色的長袍,在面對100毫米口徑以上的光束炮的時候,象徵意義大過防禦意義。

而且,神族的戰士多是中近程的攻擊,在戰艦炮幾十公里外的衛星鎖定,他們只能靠血肉來填補這段距離。

但是就算進入攻擊範圍,等待他們的不是笨重的捱打的軍艦,而是無數導彈井的飛彈和曙光級機甲的攻擊。

掄起速度、反應力還是攻擊方式多變性都在神族之上的曙光級機甲,神族是深惡痛絕的,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高科技賦予了曙光級機甲在對抗神族是不落下風的攻防體,而由人類駕駛員成為了機甲的心臟,大腦。讓機甲擁有了神族夢魘一般的存在。

別看形成包圍的曙光級機甲只有不足兩千之數,但是形成的壓迫力,就是二十萬神族戰士都不敢輕動。()

光明城又有六架手工機甲飛上了天,這多達十二架的新式機甲成為了戰場上耀眼的明星,他們橫衝直撞,無人可擋,就算是神族的金甲戰士,在面對這些新式機甲的時候,也要小心翼翼。

人類在靠著強大的火力網消耗著神族的力量,不斷的摧毀雲中城,雲中城那些固態雲在一小片一小片的被摧毀,坍塌,落入幾萬米以下的大海當中。

地球人的戰鬥方式跟其他神族曾經戰鬥過的科技文明不一樣,他們沒有絲毫害怕火力不濟,彈藥供應不上的問題,因為這是地球,人類的母星。

龐大的金剛級運輸艦不斷地往返於希望領域和戰場當中,一倉又一倉的飛彈被送進各個導彈發射井,每一艘軍艦上作為炮擊能量使用的能量塊都是整齊的碼在彈藥庫裡,在彈藥庫消耗一半的時候,就會宣佈需要補充的訊號,就有運輸艦將所需要的能量塊佈滿。

甚至還有一種叫做工蜂的小型工程軍艦,他們帶著寬大的尾部,裡面甚至能裝下整個雙聯255毫米陽離子光束炮,只要有炮位被毀,他們會在第一時間過去將臨時炮臺安上去,從而不影響戰鬥力。

可以說,在龐大的後勤幫助下,只要不被集火擊毀的軍艦,就算是重傷的冒煙,在無數工蜂的幫助下,只需要數個小時,就能再次投入戰鬥。

這場合圍戰在人類對神族形成絕對包圍的時候,結局仿似就已經註定。

每天都有軍艦被摧毀,每天都有大批的傷員落日海水裡被海面上的救生艇第一時間救起,這些國防軍的戰士冒著天空中隨時掉下來的火球,被擊碎的機甲碎片,甚至變成隕石墜落的軍艦,隨時都可能被帶走性命,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人被波及的人死船毀,卻沒有人退卻,他們在這裡不只是為了救人,更是隨時準備加入戰團。

光明城的能量塊供應是最能彰顯人類對希望之軍的支援,其實國內的人都清楚,現在雖然能量幣是硬通貨幣,但是據財經專家們估算,市場上純粹流通的貨幣已經破萬億,而希望銀行裡的能量幣儲量絕對不會超過五百億,這是一個可以估算的數額,只要再有新人的鼓動下,形成對希望銀行的擠兌,那麼這純粹靠信譽來維持的簡單的貨幣體系,登時會崩塌。

但是事實是如何呢?

得知軍艦上每一炮打出去的都是純粹的珈藍能量,而人類消耗珈藍能量最大的卻是製造貨幣,這也是在希望之城創立之初,為了形成良好的貨幣信譽,和後勤商店一比一兌換,維持整個社會穩定的最穩妥的方式,但是現在,隨著生產力的逐漸復甦,能量幣的交易也漸漸變得是更方便的紙幣。

不僅沒有人擠兌希望之軍,在光明城往希望之城方向的禁門前,無數的人捧著手裡的能量幣,一枚一枚的扔進光明城設立的箱子裡,甚至大部分人連同等價值的紙幣都不要,他們以此來貢獻對希望之軍的支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