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憲成見場面陷入了僵局,連忙站出來打圓場,說道:“陛下,臣認為太子殿下率兵抗倭,應慎重考慮。太子殿下畢竟年幼,再加上沒有作戰經驗,若是貿然行事,到時候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便枉費了陛下這麼多年的培養啊!所以老臣懇請太子殿下三思啊!”
崇禎聽完贊同地點了點頭,說道:“烺兒你還年幼,暫不適合領兵作戰,此事休要再提,朕定然會派遣得力人員,前往南海沿岸抗擊倭寇。”
朱慈烺聽到不讓自己領兵出戰,連忙說道:“父皇,兒臣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又怎敢領兵作戰。父皇放心,兒臣此次前往東海沿岸,絕不會動用朝廷一兵一卒,只需要將後勤補給給兒臣做好,兒臣定然能擊潰倭寇。”
顧憲成聽到朱慈烺這樣說,心中暗自一樂,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投,正想要收拾你呢,你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想到這裡,顧憲成連忙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既然有十足的把握,那便派遣太子殿下,率兵前往東海沿岸平叛。因太子年幼,可以派遣劉慶元在一旁輔佐,有劉慶元的輔佐,想必此次平叛定然是十拿九穩。”
“陛下,顧大人言之有理啊,依下官看派遣劉慶元和太子殿下,一同前往東海沿岸鎮壓倭寇作亂。”
“臣附議!”
“臣附議!”
朝中的文武百官,正愁沒有人出來扛起抗倭的大旗呢,見朱慈烺跟劉慶元站了出來,紛紛推選二人前往東海沿岸,抗擊倭寇。
崇禎見朱慈烺心意已決,無奈之下只能同意朱慈烺與劉慶元,一同前往南海沿岸抗倭。
等到下朝之後,崇禎將朱慈烺喚至御書房,生氣的說道:“烺兒你知不知道抗倭有多麼危險。打仗肯定會死人的,戰場上刀劍無眼的,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朕如何向你母后交代。這次朕安排劉慶元與你一同前往,你就跟在劉慶元身旁好好學著,看看他是怎麼帶兵打仗的。”
朱慈烺自信的說道:“父皇,兒臣此行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又怎敢主動請纓前往抗倭?”
崇禎聽完扶額無奈的說道:“烺兒,你還是太天真了,朕知道你研發出了新式火器,但是打仗不是那麼簡單的,你需要考慮到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一系列因素,並不是武器先進便可以打勝仗的。”
朱慈烺聽完,知道崇禎擔心自己的安全,連忙解釋道:“父皇,此次東海沿岸作亂的倭寇,大部分都是在倭國過不下去的苦命人,很少有作戰經驗。他們連鳥銃都沒有幾支,現在還停留在了大刀弓箭的冷兵器時代,他們若是碰上了兒臣的飛虎隊,他們不瞭解飛虎隊的火器威力,再加上兒臣領兵作戰,倭寇必然會放下戒心,到時候定然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崇禎無奈的說道:“烺兒,你怎麼這麼天真呢?朕說過打仗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並非是武器先進就可以打贏的,是你手下的人經過這些年的訓練,各個都可以以一敵十。但是,倭寇畢竟身經百戰,有著足夠的作戰經驗,你若是碰上他們恐怕也討不到一點好處。”
朱慈烺自信的說道:“父皇,您不要忘了,兒臣有袁崇煥呢!袁崇煥再怎麼也是領兵作戰多年,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父皇放心兒臣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先跟元素商量一下,相信有他在,即使兒臣沒有作戰經驗,倭寇想必也討不到半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