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朱慈烺找到了史可法,讓史可法派遣兩百人,押送晉商進京受審。史可法率領餘下有作戰能力的兩千五百餘人,火速趕往張家口協助劉承葉,截獲晉商資敵糧草。
史可法雖然佩服朱慈烺,以一己之力拖住楊一清等刃,但是輪行兵打仗,自己在這大明朝雖然不敢稱第一吧,但是前三怎麼也是可以排的上的。
“太子殿下,您的命令在下恕難從命。皇上只是命本將軍來山西捉拿晉商,並查抄資產。在下已經將晉商盡數捉拿歸案,在下應該押送晉商回宮,而不是去張家口協助劉承葉。”
朱慈烺知道史可法為了儲存實力,不想去張家口協助劉承葉。這也是人之常情,我與你非親非故的,為什麼要冒著抗旨的危險前去幫你?幫了你事成之後功勞是你的,自己損兵折將不說,連一點好都撈不著,傻子才去呢!事成了還好,如果沒能將糧草截獲,聖上怪罪下來,自己也得受牽連。
朱慈烺勸道:“史將軍,此次山西捉拿晉商,韃子僅四百人,就令我部損失慘重。張家口接應的韃子,只會比這裡的多,不會比這裡的少。史將軍覺得劉承葉有幾成勝算,將這批糧草留在我大明。”
史可法笑了笑說道:“太子殿下多慮了。劉指揮使旗下的錦衣衛,各個都是可以以一敵十的好手,此次僅截獲糧草,對於劉指揮使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朱慈烺白了史可法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就別給劉指揮使帶高帽了,現在晉商被抄,金人恐怕已經得到了訊息,此次接應的韃子只會多不會少。如果劉指揮使此次截獲糧草失敗,金人有了這批糧草,便可以發兵南下,到時候我大明的子民,又得飽受戰亂之苦。我大明邊境軍士,又將如何應對糧草充足的韃子。”
“這...韃子如果敢南下,在下定當讓那些韃子有來無回。”
“既然史將軍早有了殺敵報國之心,為何不趁這次機會,發兵張家口協助劉承葉截獲糧草。”
史可法陷入了沉思,沒辦法朱慈烺將自己的後路堵的嚴嚴實實的。你不是韃子如果敢南下,就令韃子有來無回嗎?現在機會擺在你面前你倒是上啊。
“聖上沒有下令要在下前往張家口,在下貿然行事,到時候聖上怪罪下來,在下恐怕吃不了兜著走。”史可法乾脆將問題推到了崇禎身上,要我發兵沒有皇上的命令,自己擅自出兵,到時候聖上怪罪下來,自己就玩完了。
朱慈烺見史可法快被自己說服了,於是加了一把火。“俗話說得好,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史將軍此次發兵支援張家口,本宮定會奏鳴父皇,到時候為史將軍請功。但是史將軍也可以不去,到時候糧草落入金人手裡,聖上怪罪下來,本宮將此事告知父皇,恐怕史將軍也難逃干係吧!”
史可法聽完快要哭了,有這麼欺負人的嗎?去到時候會給你請功,不去到時候糧草落入金人手裡,聖上怪罪下來,自己也得完犢子。這哪裡是選擇題啊,這分明是送命題啊。
史可法想了想說道:“太子殿下,不是在下不去張家口,只是下官如若發兵前往張家口,誰來護送太子殿下回京呢?到時候如果遭遇山賊,太子殿下有什麼閃失,在下有何面目回京面聖。”
“這點本太子早就想到了,所以命你分出兩百人,由戚隆帶領護送本宮進京。”
聽到這裡史可法沒招了,朱慈烺將一切都想到了,去的話事成之後,可以向聖上請功。如果不去,萬一劉承葉失敗了,朱慈烺在聖上面前給自己穿個小些,自己也得飽受牽連。
史可法無奈的說道:“也罷,在下修整一下,便率兵前往張家口。”
朱慈烺隨後說道:“本宮會奉勸楊總督派人協同你一同前往張家口,畢竟多一份力量,多一分勝算。”
史可法哭笑不得的說道:“沒想到太子殿下不僅僅將在下算計了,還將楊總督算計進去了。如此,在下便等候太子殿下的好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