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五人先去了謝氏能源礦產開採中心再造人檔案管理室,對第一開採隊工人原始的基本資訊和登記資料進行檢視,最終選出十個人作為研究物件。
隨後,五人拎著身體檢測器和檢測分析輔助電腦,來到第一開採隊,找到蔣隊長將十個工人輪流叫過來,進行身體檢測與記錄。
五人分工明確,呂珈遙負責查詢、講述原始資訊,謝隕負責操作檢測儀器,伏忻負責觀察、講述檢測結果,呂珈熙負責記錄檢測內容,姚靖瑜負責對原始資訊和檢測資訊進行匯總。
“陳師傅是中級再造人,初始年齡是20歲,醒來初期接受學習的時間是8個月,從事搬運工作,目前已經工作了20年,看資料情況,估計應該還有不到9年的生命期。”呂珈遙介紹道。
謝隕開啟檢測儀器,連線到陳師傅身體的相關部位,主要對他的骨骼狀況、經脈血液狀況等進行檢測,至於器官狀況、大腦狀況也稍微做了簡單的檢查。
對於大部分再造人而言,因為工作的磋磨,除了意外死亡之外,其死亡主要就是因為骨骼破損、肌肉溶解和經脈阻塞、血液凝滯而導致的。
只有達到60歲以上的再造人,才會出現因為器官老化或病變而死亡的狀況。然而在如今高階再造人都極少的社會里,活到60歲以上的再造人寥寥無幾。
而因為大腦衰弱而導致死亡的再造人就更加稀少了,只有能夠在某一領域裡解決某一難題的頂級再造人,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不過,這種再造人已經有幾百年沒有出現了。
“骨骼破損嚴重,已達到中度老化狀態,預計5年之後將出現肌肉溶解狀況。經脈出現初步老化狀態,在頭部與身體結合處、四肢與軀幹結合處的血液流通都略顯不暢。器官與大腦無明顯老化或病變。”伏忻看著檢測器上顯示的身體內部結構情況,一一作出判斷。
呂珈熙迅速做完記錄,將兩份資料一起遞給姚靖瑜。
姚靖瑜將資料輸入電腦,進行比對、分析,並透過電腦分析預測功能的幫忙,最終得出結論:初步估計,如果接著從事負重之類的工作,陳師傅壽命還有8年零2個月;如果暫停工作,修養身體,壽命可以達到9年;如果再配合上使用生命增強劑,最終壽命可以達到12年左右。
“如果不暫停工作,配合服用生命增強劑呢,還能活多久?”一旁的陳師傅聽到結論,連忙問道。
姚靖瑜看了看電腦,微微嘆了口氣:“如果堅持使用,大概在10年多一點。”
陳師傅聞言,臉色並不顯沉重,似乎對這個結果已經瞭解。他點了點,對五人說了聲謝謝,便轉身離開。
“其實,陳師傅的身體結構設計並沒有達到最優,甚至連良好的標準也略微欠些火候。”看著陳師傅漸漸消失的身影,謝隕看向幾人,淡定地開口說道。
伏忻聽聞,也贊同地點了點頭,“是的。對於搬運工人來說,身體體能、骨骼強度要求比較高,摶土師在摶造陳師傅的時候,對這一點已經進行了最佳化,但並沒有進行細化。而且,摶土師當初使用的是分體塑形法,導致現在陳師傅的拼合部位都出現了問題。”
“對,你分析的不錯!我昨天仔細地觀察過搬運工的工作過程,發現胳膊、腰椎和膝蓋是他們頻繁使用和受力的部位。所以如果當初採用整體塑形法,再在普遍最佳化的基礎上,對這些關鍵部位進行深度雕琢,我認為起碼可以使得陳師傅的生命和工作期限都能延遲三年左右時間。”謝隕接過伏忻的話說道。
說完,他又無奈地搖搖頭,“不過,看陳師傅的情況,估計摶造他的摶土師也就是個中級水平,即使知道問題和關鍵所在,也沒有能力雕琢出來。”
眾人聽完,短暫寂靜。隨著後面一個研究物件過來進行檢測,五人又很快地忙碌起來。
一連檢測、分析了七個研究物件。
因為等級、生命週期、初始年齡、性別、具體工種等各不相同,每個再造人的情況也各有特色,配合謝隕、伏忻兩個學霸一直分析講解,眾人聽得頭頭是道,收穫頗豐。
而第八個來的研究物件,卻讓謝隕和伏忻都大吃一驚。
對著檢測儀顯示出來的身體結構情況,伏忻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看到她這模樣,謝隕也好奇地走到檢測儀顯示器前面來看結果。
“珈遙,你把他的原始資訊再說一遍。”伏忻看著他的身體結構圖,愣了愣,急忙催促呂珈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