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極端是什麼階段呢,一方面是化學成分上的極端,一方面是物理上面的極端,這兩個極端都作用在這兩種物質的身上的時候,我們就發現會出現了另一個極端。
那這個就是我會發現二氧化碳怎麼也不燃燒了,你無論是給他多大的溫度無論是給他多大的勇氣,他現在都變得不燃燒了,至於說別的化學反應我就不管了。
物極必反在我這裡就是這樣的一個解釋道理,我甚至覺得我自己解釋的還算不錯。
當然可能有點牽強附會的意思,但是我最喜歡把這個道理講給自己聽,如果說有人同意我這樣的說法的話我還喜歡把這個道理講給別人聽。
至於說水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燃燒的,氫這個原子組成的單質是空氣,然後它遇到氧氣極易燃燒,甚至說應該極易爆炸。
但是把這兩個階段全部放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卻無論如何都不能燃燒了,現在這兩個東西都能夠滅火。
二氧化碳也好水也好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滅火的材料,這就說明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有人反駁這個道理我也不願意說,反正我就是能夠讓這個道理帶給我現實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說我也不願意和他們多說。
我之所以說這個事情只是想說明物極必反的道理,就像現在的手機一樣,太過於方便資訊傳遞太過於便捷,兩個階段也就導致了另一個極端。
這個極端就是人一旦離開他的時候就會變得太過於焦慮。
而且還是無比的焦慮,蔓延到了職業現在就不用多說了,基本上現在所有的職業都已經蔓延到了。
因為一旦到公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公司的領導還有公司的基層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個群,這個群聊天就是為了能夠快速的頒佈工作用的,提高工作效率,當然其實就這個起點來說,我說的就是這個建群的目的來說,當然是一個很好的目的了。
讓大家都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效率,讓大家都能夠提前明白自己所要工作的內容,然後透過內容來安排一下自己的時間,提前安排時間當然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休息了。
但是目的很單純,一旦實施的過程不單純的話最後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單純的。
我覺得小品上有一個話是這樣說的,用謊言去驗證謊言得到的必定是謊言,但是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
這個說法錯在哪裡呢,其實是這個必定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大部分的時候用謊言去驗證謊言得到的大部分的時候是真話。
就像那個小品前半部分演的,得到的不都是真話嗎?因為那個老婆的謊話去驗證了老公同事的謊話,最後得到的是老公的真話,雖然說有時候也會得謊話。
但是我還是想說這樣的一個問題,就說這個結論應該是謊言去驗證謊言得到的大部分是真話。
和我剛才說的應該差不多,我覺得單純的目的開始加上不單純的過程,那得到的是一個不單純的結果。
就像我用小品的話去改一下就可以了,雖然是一個不單純的結果但是如果加上一個不單純的過程的話,其實我們會發現它大多數其實是一個單純的目的。
我突然發現我好有才呀。
到時候繼續聊到這個手機恐懼症的問題的時候,這個不單純的結果就會產生作用的每一個人的身上。
當然其實也會產生好的結果不過,因為手機恐懼症的問題我們只聊這些壞的結果,壞的結果是什麼呢。
壞的這個結果就是這個手機恐懼症,這個恐懼症確實對人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人在上班的時候準確的說是人在全天的時候都不敢把手機關機,害怕手機沒有電了。
所以說當手機的電量到達50%以下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焦慮感,那更不要說手機沒電的時候。
手機沒電的時候其實也就是相當於手機忘帶的時候,話說你們上班的時候走到一半的路發現手機忘帶了。
我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的結果是即使他們覺得上班要遲到了也是會回去把手機給拿回來的,除非真的是離家離家特別特別遠,即使是一半的路程也特別特別的遠。
但是這種焦慮感會伴隨一天的上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