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樣的事情確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還是能夠告訴我們有很多的道理。
這個道理我聽起來都覺得有點牙磣,說出去感覺人家都會笑話我們似的。
但是確實就是這個樣子的,有時候你越在乎的東西你越容易得不到,換句話說你就是越容易失去。
有些事情就不能那麼著急,就比如我這個蕁麻疹的問題。
我越撓就讓他的東西越來越厲害,但是我不惱也沒有辦法治根本,我只是說如果我不拿這個東西的話我可能很快就會好。
當然這個好也可能是暫時的,不過我想說的事情就是我可以多快樂幾分鐘,多舒服幾分鐘。
做事情嘛還是要看一些本質的東西的,其實我這個也是一些本質的東西,要想徹底的治療好這個東西的話就必須找一些過敏原。
蕁麻疹這個東西大部分原因是過敏引起的,讓醫生幫助你尋找一下過敏原的話就會容易很多。
但是我感覺這個醫生好像不是在給我治病一樣,感覺這個醫生就好像是我爸爸找來的一個託,就是為了能夠很好的給我講述一個道理。
現在我有些明白,但是那個時候一個父母要給孩子講道理的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其實如果算是一兩年前的我的話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現在很可能是因為經歷的太多了所以說也漸漸明白了這個事情。
不過對於一個家長來說如何給孩子講道理確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因為一件事情講多了他顯得枯燥,更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而且這個別人不是別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或者是女兒。
真的很容易引起不滿,基本上兒子或女兒都會說一句話就是你不要再說了說了都好多遍了,這個時候父母也不知道他到底懂還是沒懂啊。
要說他懂了的話為什麼他還要幹這樣的事情啊,要說他不懂的話他都那麼大了我都說過那麼多遍了怎麼可能還不懂啊。
我相信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應該是懂,因為他們懂但是他們都不想去做,他們覺得如果順你的意去做一些按照你的想法的事情的話他們會覺得沒有面子。
說的是對的,那麼大的孩子了對一件事情當然懂得了,更何況說了那麼多遍。
但是這樣的道理如果說少的話那肯定就是聽不進去,年輕氣盛的時候都是左耳朵進右耳出,然後繼續我行我素。
這是大部分年輕人的想法和做法,沒有任何批判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情況,其實往往這個時候如果別人給自己說一句話的話,聽得甚至比父母還要聽得多。
也就是那句話別人的飯菜都是香的,同理來說別人道理都是最正確的。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我們初中的時候一個教科書上的故事,當然那個時候並不是特別的喜歡,沒有那麼深的感觸覺得沒有那麼大的道理。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孩子因為和自己的母親吵架然後就出去了,出去了之後就感覺到肚子很餓不過這個時候因為面子的緣故不想回家。
然後旁邊的一個老太太看出來了,這個老太太是在路邊賣餛飩的,看出來之後老太太心也善,於是乎就給這個小女孩一點飯吃,給她盛了一碗餛飩吃。
然後這個小女孩也很感動,還說了一些不著邊的話,然後這些不著邊的話就是自己的母親怎麼樣怎麼樣但是您的一個陌生人卻怎麼樣怎麼樣之類的話。
這種話其實在我們那些年齡來看確實是很正常的。
然後這個老太太說你媽媽為你做了那麼多的飯你怎麼不感動啊,我一個老太婆給你的一碗餛飩你就感動。
說這句話的時候小女孩明白了,然後就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媽媽在門口急切的望著自己回家,其實我相信大多數的時候那個年齡的孩子對這個故事是有一些不屑的。
其實這個故事我看到的並不是這個母親對於一個女兒啊,其實我看到了另一個道理,這是什麼樣的東西都是別人的好。
那句話說的好呀,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saozi,不過這句話雖然說有點那種的意思,但是不得不說的一點這句話其實也表達了一種道理。
而且是後半句表達了一個道理,感覺老婆都是別人家的好,其實別人家的老婆再粗糙,自己家的老婆再細膩,沒用過的總歸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