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方式而不得到民眾的謾罵那誰不願意呢,所以說還是找不到另一種方式罷了。
接下來的事情其實我覺得更加容易去說了,當一個國家或者是當一個群體人才選拔制度發生一個小型的偏移的時候,總是會產生大量的怨言,但是當他們陷入另一個新的環境當中,也就是說另一種人才選拔的方式當中,那麼他們的抱怨很可能會更加的升級。
到那個時候可能就是一個掌控不了的局面了,人們都願意去穩住自己的方式,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不犯錯那就是做對了。
真正有魄力去整改的人沒有幾個,在沒有一定的結果存在的時候面對未知的方向最後的責任都是你的,無過既是大對,這一點確實沒有錯。
無法平衡這個事情是好像幾千年來一直的難題,又怎麼能夠奢求現在的掌權人在短時間內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很顯然是不現實的。
而且也能夠看到一些領導開始慢慢說中去一點一點的整改這個問題,雖然說每一次的更改都會帶來大量的質疑,但是愚公移山尚且如此難道真的渴望有一個神仙幫你把這座山搬走嗎?
神話故事有的可以借鑑有的沒有辦法借鑑,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所謂的神仙他會在一個什麼時候出現,如果不能夠確定的話那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繼續挖。
也許可能挖到一個蛇咬了我們一口,也許可能挖了一個毒氣之類的東西毒死了我們其中的幾個夥伴,甚至說我們可能挖到了岩漿那也說不定。
所以說移山的過程肯定是曲折的,還有一點稍微包容的心看待這個事情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
剛才的調侃僅僅是一個調侃而已,確實在某些過程中有些東西是沒有用的,套用這個東西在某些程度上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的。
但是他好像在某種程度上確實管用,未來的長遠的地方確實不咋滴。
就好像老師經常說的一個作文套用一樣,我的天哪看著他們的作文就好像都是一篇作文一樣,例子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文章型別也好像是這個樣子的。
還有就是這個文章帶來的最後的意義也好像是一樣的。
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還是人數眾多的緣故,當一個機構需要選拔的東西太多的時候他們就會按照一種模式過來。
如果沒有人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這種情況依舊會出現的,最主要的原因沒有什麼太多人的責任也不是整個文化的原因,就是選拔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不可能去了解每個人的心思和心態從而得到他們是否真正的是一個人才,這一點還是要理解的。
國情在這裡那就沒有辦法,如果說你有辦法的話你不妨先說一下,或者說你真正的去做一下這個辦法究竟能不能夠實行。
不需要推廣到全國,只需要在幾個班級裡面試驗一下就可以了,這種試驗的方式雖然說例子比較小,但是依舊能夠看出來這個東西的好處與壞處。
而且在實驗的過程中時間很短的話依舊不影響這些學生的最終的結果。
我記得在以前的地方有一段時間是這個樣子,那個高中響應了這個省市的號召,採用了一個走客的形式。
結果就是大學的升學率大大的降低,但是如果看這個方式的話,或者是說看這個本身的話,他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但是如果按照一個長遠的地方來看是沒有人把這個實驗的最終結果給確定出來的,因為在整體的環境當中他是一個異類,異類的存在終究會隨波逐流,尤其是這個異類特別特別的小。
如果說全部都使用這個方式的話結果未曾可知,所以說這種實驗的方式我學的只是在毀滅或者是降低一些學生的質量而已,本身是沒有錯的,實驗的結果好處與壞處也沒有辦法去確定。
但是其實我想說的事情就是,基於這個大環境之下,是沒有辦法做到一個長遠的實驗,如果說真的能夠在所有的人破釜沉舟之下支援這個長遠的計劃的話。
那麼才能夠真正的判斷這個實驗的對錯,當然可能付出的代價會有點大,尤其是如果錯了的話。
錯了的話付出的代價基本上就是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彌補,現在說根本沒有機會去彌補了,然後那個破釜沉舟的人終將會成為一個罪人,成為一個歷史的罪人。
其實我還討厭一件事情就是用一些子虛烏有的例子來激發一些學生的鬥志,然後當這個學生知道的時候他會陷入一個更沉迷的狀態。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些善意的謊言,甚至說這都不算善意的謊言,只能夠算作一個無知,用老師的無知去換取學生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