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到這個段子的時候其實我是覺得特別好笑的,本來就是,既然能夠用一個比較簡單的語言說出來的話,非得和人家老大爺用一些專業的術語。
你們的居心何在呀,直接用這種比較傳統的語言說出來不就完了嘛,好像那樣的話確實讓自己的臉面上有些掛得住,這就是傳說中的比較要臉面了。
然後我就仔細的對應了一下這個關係,貸款也就是高利貸,中間的業務就是拉皮條,然後還有一些管理的費用,那不就是傳說中的亂收費嗎?
這樣一對應的話簡直是一個神翻譯了!
再說回那個雙贏的問題上面,看起來是真的雙贏了,但是這其中沒有人受損嗎?
很顯而易見的一個事情就是肯定有人受損!
這個人獲取的利益並不是憑空而來的,換一句很簡單的話說就是從別人的手上搶過來的。
既然是從別人手上搶過來的那就說明是有人產生了利益受損的這種情況。
這個利益受損的情況究竟是誰呢,那不用多說了,肯定就是健身房的那些人。
他們本來能夠推銷一些會員卡月卡的,但是卻減少了很多的無形的市場,如果這種營銷模式一旦興起來的話,那麼這種減少的無形的市場他們很快就能發現。
本來就是這些想健身的人一部分人是能夠辦會員卡的,也就是能夠辦的亂七八糟的月卡和年卡。
但是現在卻被這個人以次數的方式獲取了利潤,而且還不是和他一家健身房合作的,那作為拉皮條的一方那麼健身房的利益肯定受損。
雖然這個健身房還真的不一定能夠把這個人給拉過來,但是這些人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拿不過來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能夠拉過來的吧。
所以這個就是無形之中受損了。
看起來是雙贏其實是有人損失的。
所以說我非常討厭在高中政治上或者是地理課本上出現那種所謂的雙贏。
很明顯不是特別的符合辯證法的。
比如說治理環境,我們怎麼樣治理環境呢?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廢物利用嘛!然後我們可以用這些廢物再次為我們獲取一些利潤,最後為我們舉出了一個正面的案例。
就是某地方某個企業透過這種廢物利用的方式為企業獲取了更多的利潤,然後最後終於有個總結的語言,這種方法使企業和國家獲得了雙贏,既讓企業的利潤上升,又讓國家的環境得到了保護。
其實我爸也是在一個小公司的,開的公司不是特別的大但也小有規模了。
所以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其實我是有些噁心的,首先不說背一下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就說一下這句話的本身到底有沒有什麼太大的錯誤的地方。
首先我就覺得這句話的本身錯誤的地方實在是漏洞百出。
首先就有一點,真的能夠實現雙贏嗎?
為什麼這樣做可以成功在剛開始建設這些工廠的時候不這樣做呢?
也許有人說技術不到位,還科技正在發展。
這個理由在某種情況下是非常充分的,但是他們都取得了這個利潤,請問這個利潤從哪裡來的?憑空而來的?
很顯然沒有憑空而來的東西,他們是從另外的地方割捨出來某樣東西的時候才能夠完成這個利潤的補空。
有人說國家的環境並不是一個利潤啊,那你可拉倒吧,國家的環境治理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