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好像有點過於誇張了,我的意思就是在這個丘陵上,丘嶺上的是有一個廟的,據我所知這個廟上,如果是一些節假日的話比如說過年,是有很多人上去上香的。
從我們這個方向一看,現在這個山上不是光禿禿的還是有很多的樹,而且還能夠凸顯出來很多的綠色,因為上面的樹是一些冬天也能夠綠的樹,我只能夠說是柏樹,我對生物學理解的還不是特別清楚,尤其是植物學,這一方面我還是比較欠缺的。
反正就是一個常青樹吧,估計到夏天的時候應該是會更繁茂的,因為不可能只有這些常青樹,應該是有一些別的什麼樹木的。
因為夏天我也看過這個山,確實是滿山都是綠色的,除了能夠看到一些小道之外,如果天氣很好的話,連山頂的那個廟宇都是能夠看到的。
剛開始的時候或者是年齡小的時候我其實沒有覺得在山上建一個房子有多麼的難,但是終於我揹著一個大書包上山的時候我就知道了。
在平地上走和在山上走負重前進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運動方式,所以我又想起來泰山了,就在山頂上建立一個房子的話,那就知道需要多大的工作量,而且肯定需要很多人尤其是在古代的時候。
所以對於這個事情我對那些人是非常的佩服的。
雖然在這個山上沒有見過一些挑的東西上山的人,但是在別的山上我是見過的。
山上有一些住的人家,而且山上住的人家是通電通網的這一點讓我感覺到非常的好,通電通網的話就又來了一個東西,那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萬惡的網購。
不過這個萬惡的網購也給了他們一些機會,就是給了這些挑山工一些能夠掙錢的機會。
快遞給那些挑山工一些提成,然後讓他們挑著東西上山。
其實說實話拿著二三十斤的東西讓我上那麼高的山已經是一個極限了,但是他們挑的一百來斤的東西,當然了這個是他們所說的,具體的話我估計也得在七八十斤左右。
但是這相當於一個苗條的妹子了好不好,比起來一個苗條的妹子的話這些東西更加沒有吸引力的好不好。
挑著東西上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給他們送東西,說實話我是幹不了這個活的,準確的說是現在的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沒有辦法幹得了這個活。
就這些重量只需要一趟就能夠把身體給壓垮了,他們挑這個東西的時候經常是左肩換右,左肩換右肩,看起來的話是非常的辛苦的,當然好像那個報酬也不低。
但是我相信就這個工資即使是1萬我也不去幹,而且大部分的年輕人也不會選擇去幹,他是一個週而復始的體力勞動,有時候真的很容易把一個人的心理壓垮,然後接下來就是生理上的。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我可能有些矯情,但是這個事情我覺得是真的。
以前爬山的時候,爬一些小山的時候知不知道這個事情呢,但是等到了我爬一些大山的時候,才見識到這一類人的存在。
這一類人其實不光是為了快遞而生存的,很多的時候是為了山上的建築,我們都知道現在山上如果有住戶的話必須同樣,而且有些旅遊區他山上是要有一些裝置的。
管理人員的那些東西肯定是不能少的,現代化的裝置更能夠讓管理人對山上的管理更加的方便。
所以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這些人去挑上來的,現場修路那比起來這種方式是太浪費了,尤其是對於一些根本沒法修路的山,那些坡度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有些地方只能夠靠他們這些人把東西給運送上去。
就比如說風力發電,那些所有的東西都是要慢慢的一下一下的運上去的,當然了那個大扇葉子我估計還是得靠一些特殊的裝置區域,就那個大扇葉子的話十來個人爬一天都不一定能夠運送的上去。
但是一些訊號塔之類的東西就可以拆成一些小零件兒了,所以說就靠他們這些人運上去了,像其他的什麼電子裝置比如說攝像頭電腦電視網線,光纜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可以透過這種方法運送上去的。
畢竟這種東西是可以拆分的,所以也就讓他們這種人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其實我覺得能夠承受住這種重擔的人到別的地方應該也不會吃不上飯。
他們能夠承受的壓力實在是太強了!
我是真實見過這些挑山工的,當然也是聽過一些報道的,看那些挑山工的時候我都會故意走慢一些但後邊看一看。
他們換肩膀的頻率確實是很高的,反正就那些扁擔擔到我身上,不需要讓我走路只需要讓我在原地站著,我感覺我就受不了多長時間,即使是我頻繁地換肩膀,我覺得那個也是不可以的。
其他對於這些人的瞭解就是在電視上面還有一些紀錄片上面,說他們確實能夠扛著訊號塔的大部分零件把這些東西運上海拔一千米多甚至二千多米多米的山上。
稍微學一下地理知識基本上就知道了,這個海拔的話基本上就是垂直的高度,也就是說上山的高度比這還要長的,而且在學一下物理的時候就知道了,需要花費的力量有多少,垂直高度乘以g再乘以m,這是初中物理還是高中物理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