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圭的賬戶長期留有現金6000萬左右,其它的錢大部分都交給了信託打理,藤原圭也根據自己印象中的世界發展大勢,進行了一些股票投資,說實話,收益不少,甚至有的投資在一年內就看到了不菲收益。但是縱使有預言家優勢,在買賣股票或者做空做多時,藤原圭也保持著謹慎,只會拿一部分錢出來參加這種「投機活動」。
藤原圭在證券市場上絕大部分的選擇都是正確的,就連信託公司的職業經理人都不吝褒獎之詞,覺得藤原圭眼光毒辣,如果當時從事的是證券業,保不
齊能掙大錢。
所以藤原圭的謹慎,看上去似乎有些多餘,耽誤了賺錢。
藤原圭也知道一美元玩輪盤賭,連贏二十把能贏下整個拉斯維加斯的道理。藤原圭依靠自己對未來的預知,說不準也能完成這樣的騷操作。
但是藤原圭依然選擇見好就收,儘量不讓收益率飈得太高,引起大資本的注意,畢竟他的主業是文化產業,在金融方面只是個有先知優勢但知識粗陋貧乏的外行。正因為這種保守作風,所以這兩年,也只在市場上賺了區區十幾個億而已,也就相當於現有資產翻了一倍。
所以說別說剩下的1億6000萬,就是整部電影的全部預算,藤原圭也能一力承擔下來。
但是還是選擇與松日映畫這樣的大電影公司合作,一來是因為松日映畫的院線資源,二來是藤原圭暫時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團隊,三來也是希望能有一家有實力的合作方,能讓這部電影從製作到發行,都進行得相對順遂。
藤原圭沒有吃獨食的習慣,也是因為知道吃獨食容易噎著。蛋糕要想做大,就越不能怕分蛋糕,要知道,分蛋糕的人越多,保駕護航的人越多。
而且製作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在拍攝過程中往往會有很多突發狀況和麻煩發生,更需要大企業的背景和經驗豐富的成熟團隊幫忙應對。
畢竟拍攝一部商業電影和拍攝一部非營利性質的短片面臨的挑戰是不同的,資金壓力,劇組體量,工作難度,都有提升,像拍攝《驀然回首》時的那種青澀稚嫩的學生團隊是絕對不足以應付的。
關於新人劇組和成熟劇組之間的差異,藤原圭前世也算是深有體會。
藤原圭前世大三的時候,曾進入了一位學長的劇組,幫忙拍攝畢業作品。前往南方的一個村莊進行拍攝,而那個村子裡除了他們還有一個大劇組。學生劇組貧窮,經常蹭這個劇組的道具和佈景。大劇組的導演是學長的導師,也允許他佔這個便宜。
剛開始拍攝的時候還算順風順水,但是在拍攝一片麥田的時候,總有一個上了歲數的老人彎著腰在田裡忙活。
大劇組的一名副導演讓學長去找村***,讓書記把這老頭給趕走,畢竟劇組在村子裡拍攝給了不少錢。然而學長一時嫌麻煩,又同情心發作,覺得老人大中午的還在田裡忙活不容易,於是給了老人二百元讓他離開,明天再割麥子。
當時老人拿著錢乖乖離開了,劇組繼續拍攝。
結果到了第二天,田裡多出了十幾個割麥子的老人。一邊割麥子一邊眼巴巴地盯著劇組,等著收錢。
學長直接傻了眼,這麼多人出現在鏡頭裡,甚至影響到了大劇組的拍攝計劃,大劇組的副導演問清楚怎麼回事後,把那位學長罵得狗血淋頭。
同樣的事,拍攝《驀然回首》的鄉間場景時也險些發生,不過藤原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提前阻止了,這也讓他意識到了成熟團隊的重要性,如無必要,藤原圭儘量避免使用大部分都是新人的團隊。
司馬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