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動,卻也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此功完全可以媲美東漢蔡倫的造紙術。不過李世民自己知道,他確實忽略了這件事。
他只是想當然的認為這只是杜乘風面見他這個大唐的皇上而理當為大唐所作的一點貢獻而已。
再有杜乘風的治蝗四策,經過皇家莊園的官員檢驗之後也是效果斐然。
更難能可貴的是有了這治蝗四策,大唐也許以後永遠都不用擔心蝗災的威脅。
根據袁老神仙的推測,李世民也很肯定杜乘風就是大唐的貴人,大唐的福星。
還有前些日子杜乘風無償獻給他的那兩份藥方。
可是反過來,自己作了什麼?對於這個自己認定的大唐的貴人福星,李世民只是默默地享受著杜乘風帶來的成果,卻對杜乘風不聞不問,更別說什麼賞賜獎勵了。
雖然杜乘風從來沒有開口提過,也從來沒有主動要求過什麼賞賜。
可是確實如父皇所說,總是這樣會不會寒了人家的心呢?
這一刻,李世民深深地覺得有愧於杜乘風。自己剛坐上皇位不久,似乎就有點忘乎所以了。
李淵見李世民良久不說話,更是生氣,也不理會旁邊還有長孫皇后和李孝恭在一旁站著看李世民的窘態。
對著李世民又是一通數落:“怎麼,啞巴了?朕有說錯嗎?不說話是說明心虛了是嗎?”
李世民一聽這話臉更紅了,只能硬著頭皮解釋道:“父皇,我確實疏忽了,寒了有功之人的心,辜負了父皇的期望,我一定改正。”
李世民說完這句話偷偷地抬頭瞄了瞄李淵的臉色,感覺有些緩和了。
“哼!”李淵重重地冷哼了一聲。
李世民被這一聲冷哼又弄得心慌意亂,剛組織好的話又緊張得嚥了下去。
長孫皇后是個眼尖心細的人,見到李世民越發的慌亂,連忙打著圓場道:“父皇,二哥也只是這陣子處理朝政心焦力瘁,一時疏忽,相信他一定會及時補救的。父皇就不要再生氣了,保重身體要緊。”
說完又趕緊朝著李世民遞了個眼色,示意他趁熱打鐵。
李世民心領神會,稍稍提高了聲音。說道:“父皇,當初面見杜乘風的時候,我見他是個治國的人才,也曾允諾他許其進國子監求學一年,然後封太子中舍人。”
“可是杜乘風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還說不屑於以這種方式獲得功名。所以我才想著等水稻收割之後再對他封候的。”
李淵聽了李世民的解釋,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帶著恨鐵不成鋼的口吻說道:“唉!世民呀,你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杜乘風有著如此驚人的學識才能,而且聽你剛才的述說,這小子是極為反感獨尊儒道的。”
“你還讓他進國子監,這樣的人才需要進國子監嗎?國子監又能教他什麼你告訴我?所謂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太子中舍人是做什麼的你不清楚嗎?”
“你明白知人善用的道理,然而你卻讓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去做太子中舍人,不覺得有點大材小用嗎?不覺得是浪費人才嗎?你覺得那杜乘風會心裡舒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