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禁都有些佩服杜乘風非同一般的魄力了。
“所以為了名聲,你自己又出錢給村民建造免費學堂嗎?”李世民反問道。
“這個不全是。”杜乘風毫不思索地答道。
“難道你還有其它目的?”李世民臉色變了變。不過話一出口李世民就有點後悔了,感覺自己是不是問得太直接了。
不過李世民的這個問題直接被杜乘風忽略了根本沒放在心上。而是直接正色道:“皇上,建造免費學堂除了名聲,更多的目的是廣開民智,推廣我的新式教育。讓這免費學堂成為燎原的星火,照亮大唐。說到底還是為了皇上您呀!”
“為了朕?”李世民一臉迷茫,他注意到了幾個關鍵字眼:廣開民智,新式教育。作為一個英明的皇帝李世民自然有著不一樣的遠見和眼光。
廣開民智確實是一件功在千秋造福百姓的好事情。
李世民心裡早就想做這件事情了,只是因為世家門閥的壓力和其它一些不穩定因素而導致無法進行。
又或者作為一個掌權者他無法做到像杜乘風這樣的魄力。作為皇帝就目前來說李世民有著太多的無奈和壓力。
但這不影響他對杜乘風這種做法的判斷。所以在杜乘風提出這個廣開民智的想法時李世民並不覺得十分的驚訝。
僅僅只是覺得杜乘風做了一件目前他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而已。
只是這個新式教育又是什麼理論李世民表示十分費解了。
這時杜乘風又說道:“皇上,實不相瞞,我正準備在長安城內也籌建兩所免費學堂,日後或許在大唐還會有更多的免費學堂的出現。”
杜乘風所計劃的免費學堂其實和現代的義務教育制度差不多。
只不過義務教育是以國家的形式進行,免費學堂杜乘風則是以個人的名義進行,可能還會吸引一些商人的加入。
畢竟這個時期商人的地位很低,如果有一種方式可以讓他們提高民間地位提高自己的名聲他們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到時自己以推廣教育的名義弄個什麼慈善募捐的活動,再弄個功德碑。
凡是募捐的商人都可以把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供後人瞻仰,那些有錢的商人還不爭先恐後地往學校捐款。
自己要做的就是找人管理好這些捐款,保證捐款的透明性就行了。
所以打從杜乘風一有了這個建立免費學堂的想法的時候,其實他就想好了一切的後路和資金來源。
要知道長久地維護一個學堂的開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長安也建造兩座免費學堂?”杜乘風的這個大膽的想法著實把李世民驚訝到了。“你就不怕引起世家的阻攔和反抗嗎?”李世民有些擔憂和關切地問道。
李世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長安是大唐權利的中心,同是也是世家的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