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的好的,馮永明白。定然會仔細研讀此書,不會辜負丞相美意。”
雖然還是不太明白諸葛老妖的意思,但馬謖既然已經說了這一步,那就肯定不是壞事,先應下來再說。
講到底,馮土鱉之所以一時想不出來,還是價值觀的差異,低估了這個《太公六韜》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
像《太公六韜》這種治國安邦行軍打仗的書籍,別說是寒門弟子,就算是豪門世家子弟,也未必有機會能看到。
張良這般人物,為了得到兵法傳承,都要經過幾番故意刁難,從頭到尾還得畢恭畢敬,這才能如願。
可惜的是馮土鱉是從那個資訊大爆炸時代過來的,只要有心,什麼書找不到?
所以馮土鱉對書籍和知識,天生就比古人少了一份尊重和重視。
而他在的認知裡,諸葛老妖的傳人,只有固定的兩個,先是馬謖,後來是姜維。
至於他自己能被諸葛老妖重視到什麼程度,說實在的,他一直就從來沒想過。
當局者迷,不外如是。
馬謖哪裡看不出馮永舉止神態之間,少了一份應有的鄭重其事?
只是他也知道,此子是高人子弟,自身本就是從寶山中出來,這份他人眼中的重禮,未必就在他眼裡,當下也沒奈何,只能暗自擔心丞相的一番美意,可不要付之流水。
唉,丞相為了大漢,當真是用心良苦。
不過當他看到李遺和李球眼中的豔羨之色,有些被打擊的自信終是恢復了過來。
再看到關姬時,心裡又是一動,想到方才她與馮永一起出來時的嬌豔模樣,心想這馮明文如今有了這般多的羈絆,想來他所言回不去山門之事,定然是真的。
只要他能安心呆在大漢,以丞相的手段,又何懼他能逃得哪裡去?
一念至此,心中鬱悶竟是去了大半。
“罷了,此乃丞相與你之間的事,我亦無法多言。”
馬謖故作嘆息,說道,“此次我前來,還有一事想要問馮郎君。”
“馬太守請講,馮永知無不言。”
馮永連忙說道。
“這羊毛之事,是馮郎君最先提出,只是馮郎君可知,若是今年大漢放開了收這羊毛,馮郎君可知要費多少錢糧,能收上多少羊毛?”